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走进新时代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1-10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研究咨询部/供稿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过40年的发展,有效满足了中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消费需求,在“繁荣一群市场、带动一片就业、富足一方百姓、强盛一地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发展纺织服装大国、建设纺织服装强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需要客观分析新时代面临的矛盾与挑战,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和谋划转型升级。 

  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以“创新纺织服装流通模式、提升纺织服装流通效率”为宗旨,以《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白皮书》为指引,推出“转型升级市场行”系列报道,系统阐述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新定位和发展新方向,对全国优秀专业市场的探索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共同推进我国纺织服装流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建设纺织服装强国贡献力量。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先后经历了初步形成、逐步发展、全面建设、高速扩张等四个阶段,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信息化革命、新常态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专业市场不断奋发前进,目前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用全新的面貌积极主动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在激烈复杂的变革中践行新的历史使命。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矛盾新变化与发展新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论断,清晰地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走进新时代,也是我国纺织服装流通产业的新里程碑。何为新时代?可以从历史新起点、矛盾新变化、发展新目标三个层面来理解。 

  历史新起点。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五个阶段的更迭过程中,逐步改变了早期低廉成本和高速扩张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在向发展方式集约化、管理服务专业化、运营决策智慧化、平台建设品牌化、生态文明绿色化、合作交流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和升级;正在由单纯规模扩张向精耕细作转型、由地产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由物业管理向自营连锁转型、由单一流通渠道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转型、由传统交易场地向场景式消费体验场所转型,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矛盾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们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方向,就是不断破解专业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领域的体现,就是更安全更舒适的场地环境、更稳定更高品质的商品供给、更时尚更潮流的款式设计、更便捷更智慧的科技应用以及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等。纺织服装流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结构特别是产地集散地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充分;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品质商品和大众品牌塑造能力的不平衡不充分;专业市场经营主体集约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充分;专业化管理和精准服务水平提升的不平衡不充分;线上线下融合和模式创新应用的不平衡不充分;综合业态和商业服务业配套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绿色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市场采购内外贸结合的不平衡不充分。 

  发展新目标。纺织服装流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本身就是未来发展的新空间、新方向。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要聚焦突出问题、破解主要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把提升专业化管理服务、打造大众品牌、融合商业模式、摒弃同质化竞争作为重要抓手,促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要与纺织服装全行业一道,共同树立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新定位,以科技创新、两化融合、社会责任、产业集群、文化自信为抓手,推进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面临的新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环境方面,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行业环境方面,严重的总量过剩局面以及传统批发、流通集散功能和市场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交通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交通极大程度扁平化,各地的专业市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辐射半径缩减的困境;城市环境方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车流、客流、仓储物流、消防隐患等成为中心城市功能布局和变革首当其冲的规划调整目标。新的消费环境、技术环境和商业环境,则给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带来更直接的考验。 

  新消费环境   

  2017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庞大的体量下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展现出我国消费者巨大的购买力。在消费驱动生产的全新阶段,谁能掌握消费者,谁就能在商业竞争中掌控主动权。   

  首先,传统消费提质升级。当前,国民消费仍处于不同阶段并存的状态,生存消费、生活消费、品质消费,以及更高层面的体验消费等多种形态广泛存在;按照年龄、经济条件、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维度,目标消费者被更精准地画像和定位。以高品质、高性价比为特征的大众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出现购买渠道多元化、场景移动化、时间碎片化、行为社交化、传播口碑化、体验娱乐化、决策快速化等新趋势,对便捷支付、体感科技基础上的实体购物体验热度不减。

  其次,新兴消费风生水起。随着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崇尚个性的新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长尾化消费、社群化消费、个性化消费也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消费、旅游消费、乡村消费等新兴消费快速增长,网络零售、移动支付存在巨大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为64306.5亿元,同比增长32.4%。随着信息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来信息消费仍具有广阔的空间。

  新技术环境

  当前,资源要素的核心变化是信息技术要素的深化应用。新技术使消费驱动生产、数据驱动营销、个性化生产和规模化定制成为可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制造业、流通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衍生出各种商业模式,促使终端消费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设计、研发、生产、流通、营销、终端、服务等纺织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精准营销、智慧门店、快速反应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亟需积极适应新变化,尝试从硬件、管理、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信息化流程再造,重塑专业市场流通效率高的核心优势。   

  新商业环境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商业模式创新,各种商业业态之间的壁垒日渐模糊,传统商业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不但要面对行业内部的同质化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其他业态的冲击。竞争合作、融合发展成为应有之义。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实体商业的竞争环境、竞争手段日益复杂和快速多变。传统百货逐步从“渠道商”向“渠道制造商”转型、由“租售联营”向“自持自营”转型,分流了专业市场的龙头企业、品牌商户和渠道资源,呈现日趋专业化趋势。专业市场从批发为主向批零兼营的经营模式转变,给传统百货零售业态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品牌直营店、品牌集成店、设计师品牌店、专业买手店、联营工厂店等时尚主流业态与专业市场的合作不断深化。线上渠道向线下延伸,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与互补,构建完整的商业生态体系。增强餐饮、儿童娱乐配套,升级购物体验,打造社区商业成为新的共同焦点。 

  随着商业业态间竞争的加剧,流通层级压缩、环节减少、渠道扁平化成为提升流通效率的必然之选,以总代、省代为主要形式的逐层代理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经销商、代理商、加盟商等专业市场服务商的功能和角色面临转型挑战。专业市场势必要契合新商业趋势,精准发展定位,促进开放共享与跨界融合,不断创新商业运营思维。

  三个关键词书写专业市场新定位 

  新时代的纺织服装产业,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的专业市场,是通过专业管理和专业服务、向专业买手提供专业商品的专业场所,它将通过新的功能与定位,承载纺织服装产业的新使命。

  关键词1: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专业市场支撑。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突出特色在于其与广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的中小微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利益关联和情感依赖,专业市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中小微企业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流通平台和价值实现平台。随着40年的发展,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这些中小微企业提供流通渠道、交易平台、品牌孵化器,而源源不断的中小微企业的进入和成长,也推动了专业市场的自身繁荣和发展。

  近年来,电商崛起、消费升级、业态混战、城市转型等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经营主体仍以中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这些中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流通的能力较弱,亟需强大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引领其升级发展,而专业市场最适合也最应该担此重任。

  关键词2:流量入口 

  专业市场的优势活力需要释放。专业市场是实现客流、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重要场所,一头连接着丰富的产业资源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资源,一头连接着市场最活跃的广大采购商、经销商和消费者,是线上线下市场巨大的流量入口。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新时代下,专业市场无疑拥有着巨大的爆发潜力,既有打造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产业供应链平台的需要,也有打造资源整合平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技术限制,专业市场资源与流量仅仅实现了简单“相加”,而没有实现深度整合,无法实现各方资源的打通与协同,亟待释放出应有的商业活力与平台竞争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3:效率+体验 

  专业市场的定位功能需要升级。消费者成为决定整个生产销售流程的最核心环节,实体商业和线上服务商都在紧紧围绕“效率”和“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7年的商业关键词“新零售”,提出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及物流,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买到更丰富的商品,本质上是在强调效率与体验。

  从现阶段来看,线上、线下在效率和体验方面各具长短板。线上消费满足了消费者碎片化、个性化、透明化的消费需求,提供移动购物、移动支付和折扣信息推送等服务,在效率上略胜一筹,但是存在无法回避的“体验”不足;而实体商业则能够弥补线上消费在体验层面的不足,通过打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提供到位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同质化竞争严重,消费者对现阶段的实体商业消费体验逐渐失去新鲜感。

  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代表性的实体商业,存在一定独特性。在效率方面与其他传统商业业态相比更具优势,专业市场不仅仅是品牌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更是打通生产企业、终端零售等产业上下游的核心环节,是快速获取消费者信息并转化成有效资讯反馈到设计生产链的高速枢纽;但由于长期的批发业态积累,专业市场购物体验方面略显不足,缺乏经验,亟待提升。

  不同业态各具优势。在新一轮转型升级中,谁能将各种商业模式深度融合、取长补短,将“效率”与“体验”两大抓手发挥到极致,谁就能掌握新的商业主动权。专业市场应巩固和加强自身在效率方面的优势,同时利用庞大的实体业态优势基础,重点加强体验式服务,打造体验式购物空间,在新一轮竞争中树立新的竞争优势。

  综合而言,专业市场的定位和功能,要从传统的交易场所和流通渠道向产业链的服务平台转变,成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决策支持平台和产业链创新的协同中心;成为数据资源的集散平台、成长品牌的孵化平台、商业模式的实验平台、中小企业的众创平台、时尚潮流的引爆平台和个性消费的体验平台,成为集个性化设计、规模化定制、体验式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要素与跨界要素的集成平台。这是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微企业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市场自身和市场商户升级发展的需要。

  适应新时代 打造新市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认为,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和流通环节的智慧化,已经成为全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新时代的新市场,也必然要以专业市场智慧化建设为抓手,加速转型升级进程,开启新篇章。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人们不再单纯地谈论“批发”、“零售”、“线上”、“线下”等概念,人们思考的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将一切各自为营的链条全部打通,对人、货、场进行彻底的重构。对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打造新时代的“新市场”和“新平台”。所谓新市场,就是专业市场要打造成批发零售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商业模式契合的智慧化的新市场;所谓新平台,就是专业市场要从传统的交易场所和流通渠道向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服务平台转变,成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决策支持平台和产业链创新的协同中心,最终实现通过专业市场的智慧化服务产业智能化的根本目标。

  专业市场智慧化的实践探索即为智慧商城建设。从专业市场视角看,智慧商城通过实现场地、场所、场景的智慧化,围绕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客流、物流实现数据汇聚,具体包括专业市场商户经营、采购商、设备设施、安防、能耗、停车、支付、导购、物流仓储、管理服务等系统的信息化。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智慧商城通过打造时尚快反系统,充分整合设计、面料、工厂、物流、仓储等资源,实现消费驱动和数据驱动产业新模式,建设以协同营销为核心、以智慧门店为重点的新零售系统。智慧商城建设是传统市场向第五代新市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打通壁垒、整合资源的全新商业模式,将重塑未来商业竞争新格局。

  纺织服装新市场三大核心优势 

  首先,新市场能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专业市场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始终不变,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和自身需求变了,专业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也将随之变化。纺织服装新市场要从单纯的交易场所变革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品牌孵化、设计研发、精准营销的智慧化平台,服务对象扩大到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以及面料商、设计师、物流、金融、电商、会展、贸易、协会等产业链相关利益方,打造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决策支持平台和产业链创新的协同中心。

  第二,新市场能有效提升产业效率。纺织服装新市场将分散的商铺、商户、采购商、工厂、设计师、物流商等业务主体按照云端管理模式优化配置,形成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通过打造快速反应链、提供精准营销服务,打造集个性化设计、规模化定制、体验式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要素与跨界要素的集成平台,大大提高了供应链全流程的工作效率。

  第三,新市场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新市场将形成全新的商业智能新平台,通过互动体验场景的打造,对庞大的消费者数据进行沉淀和画像,并以此指导市场、品牌、生产企业等多方决策。品牌商对消费者需求的认识更为科学,对潮流变化分析和决策判断将从以往的主观经验判断为主向人和数据智能结合的决策系统转变。新市场顺应了消费驱动生产的新型供需关系,真正借助流量入口优势,最大程度挖掘消费需求,真正做到了“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用40年的历史积淀,焕发新的动能与活力,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行到底,在纺织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书写下一段辉煌。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