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林毅夫深剖中国纺织 蓝海在哪?
文章来源: 2015-04-20


 

     我们国家的新常态跟发达国家的新常态有什么差异?习近平对我国新常态的特征也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其中一方面是消费形态发生改变,以往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是我们的比较优势,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产业会失掉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环境、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可能像改革开放后36年来平均每年9.7%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会减慢,这是新常态的表现  

人力成本上升,成衣业或面临大考

  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我认为这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如果能维持7%的增长,我国每年对国际GDP的增长贡献就会达到0.9%,目前世界经济的增长是在3%~4%之间。那么贡献约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的意义是什么?全世界每年扩张的市场当中,将有25%30%会来源于中国,同时中国还会是全世界市场扩张的最大驱动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世界对纺织产品、成衣产品或是纺织机械的需求一定会增加得非常快。当然,纺织业也会面临很大挑战。众所周知,过去近十年间,每年工资增长率都是两位数字,现在一般工人的月工资已经达到500美元、600美元,甚至这种工资仍很难找到工人。我认为到2020年,一般一线工人的月工资至少要增至1000美元,由此,纺织、纺机、成衣三大行业将出现不同的发展条件。    

  纺织业本身规模经济较大,资本、技术密集度均较高,如果工资水平继续上升,它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度也将继续升高,其技术升级的空间也相当大。我觉得纺织业在国内还可以发展十年至二十年。   

  当然,纺织机械也是资本、技术比较密集的行业,纺织机械业工资占比相对较低,这种状况下企业可以靠资本深化、技术深化、自动化等不断升级。我认为纺织机械业也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最具挑战的是什么?是成衣业。成衣业当中最重要的成本是劳动力成本,如果是劳动力成本在未来6年时间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我想成衣业在国内的比较优势会丧失得非常多。这些成衣业的企业怎么办?我想一部分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品牌经营、品质管理、研发、市场渠道。利用国内市场扩大得非常快,收入水平提高的机会,向高端转的机会,向品牌转。另外是市场渠道管理,这是微笑曲线两端,但能做微笑曲线两端的成衣企业数量是非常少的。   

  有品牌的成衣附加价值比较高,但我们当下几十万家的成衣企业里,大家能记住的品牌大概不会超过20个,而我们能记住的国际品牌顶多也就20个。所以靠做品牌做微笑曲线两端的企业相当少,绝大多数仍是做加工的企业,虽然自动化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自动化的成本可能会比低收入国家的低收入成本还要高。   

  面对这种情况,工业革命以来的转移情形会再次出现,它的必然趋势一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转移到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

  

  产业转移,非洲有望成选择

  中国制造业如何向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转移?非洲可能是块新大陆。它具有自然资源丰富,贸易增长快,经济潜力大等优势,对纺织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实际上,我们要转移出去的规模非常大,比如我们纺织的成衣业,根据工业普查是1400万人,当然近些年已经有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转移。然而水缸里的水满了,往脸盆里流,流一会儿也满了,近年来越南、柬埔寨包括孟加拉,工资绝对水平比我们低,但上涨幅度却并不比我们慢,我们找来找去,最合适地方就是非洲。  

  非洲有10亿人口,发展水平与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非常像。农村中有大量的廉价剩余劳动力,并且非常年轻。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目前政策条件、社会条件比较稳定,政府积极性也比较高的国家转移,我认为非洲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最后一站,如果说非洲国家的工资都上涨了,全世界就找不到工资水平低的地方了。  

  转移到非洲,我觉得行业协会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企业单打独斗到非洲国家去,一点谈判的砝码都没有,而如果我们行业协会能抱团,一起去十家、二十家企业,给当地带来一万、两万个就业机会,将来发展好变成十万、二十万,当地政府就会非常重视,很容易谈成比较好的条件。  

  通过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企业多年走出去的实例看,充分利用海外的廉价劳动力,企业是可以积累优势、创造第二春的。走出去,大企业仍将是大企业,小企业或将成长为大企业。  

  转移出去,其实机械设备还是来自于国内,这就给我们纺织机械设备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再比如成衣业使用的面料等中间产品是来自于国内,所以也会给国内纺织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一个机遇。  

  当然,纺织行业无论是往高端走还是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人才问题。据我了解,很多台资企业已经走了,港资企业也走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成衣业。但我们本土企业走的却非常少,原因是什么?对韩资、台资、港资是第二次转移,而我们国内很多成衣业的老板十年前根本没有想到面临转移的问题,现在突然间发生了,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挑战,最重要是人才培养,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集群,都可以开展相关工作。  

  过去,纺织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相信在新常态下我们的纺织业也会利用自身优势,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根据林毅夫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议上的发言整理)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