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纺织大国崛起历程——中国纺织工业的70年(三)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12-13


   陈义芳/文

  小编说

  这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离休老干部陈义方同志在“中纺联纺织强国建设大讲堂第九讲——纺织大国崛起历程”的讲课稿。

  文中对中国纺织工业作为民族工业、中国工业化的先导产业发展初期的介绍,以及对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初期的回顾和对中国纺织工业重要性的阐述等,都很有学习参考意义。

  知兴替,明得失,和小编一起读史吧!

  《纺织大国崛起历程—中国纺织工业的70年》共分五次刊登。敬请关注,欢迎留言。

  在此非常感谢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离休老干部陈义方同志及中纺联党委办公室。


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中国纺织工业的70年

(三)

陈义方

  三、充分认识新中国纺织工业若干最为成功的历史经验:六项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国后六十几年间,纺织工业在发展的进程中,有若干最为关键、最为成功的发展战略:纺织系统自己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立足自力更生解决新厂建设和设备技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机器装备问题;纺织系统与化工部门联手发展化纤制造业,解决纺织工业大发展不可或缺的纺织原料资源问题;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原料)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国际大循环”;加快发展“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纺织工业终端产品,拓展纺织产业链,增加纺织工业生产附加值。前两项大战略的定案和具体部署,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毛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共领导人直接过问下实现的。后两项大战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提出和具体部署,也是出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又几乎是并行地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的发展战略;其中最为成功的有两项:①支持并引导基于城镇经济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②自力更生搞研究、开发、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创新同时并举,全面加快、加大纺织工业设备、技术现代化的进度和力度。

  纺织工业这六项重大发展战略,在新中国建国后六十几年间,有效地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并最终凝聚为:实现纺织大国崛起,纺织强国在望。

  其一,纺织系统自己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立足自力更生解决新厂建设和设备、技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问题。

  旧中国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纺织工业500万棉纺锭、13万毛纺锭等主要机器设备,几乎全数依赖进口。新中国开国伊始,国家迫切需要大规模建设纺织工业。可是,机器设备从哪里来?靠进口,何来许多外汇。靠机械工业部,看来靠不上。于是以钱之光部长为首的纺织工业部领导集体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纺织系统自己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自己造纺织机器。纺织系统自己制造成套纺织机器,在当时谈何容易。而且事关经济建设大局。于是,就发生了如下一些“史实”:

  ●1953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在中南海听取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一五”时期纺织工业扩大棉纺生产能力180—250万锭的建议。经反复研究后毛主席最后拍板:“不是180万锭,也不是250万锭,而是300万锭”。后来基本达成这一宏伟目标。

  ●1954年冬。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打电话给纺织工业部党组:周总理要纺织部在中南海的瀛台举办一个小型纺织展览,请中央领导同志观看。钱之光部长立即组织力量,并指派得力干部李正光主持,很快就完成布展工作。

钱之光(左)陪毛主席(右)等中央领导人参观。

  ●1955年年初。钱之光陪毛主席、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参观小型展览会近3个小时。毛主席兴致很高,对钱之光说:“你们搞得不错,很有收获。”朱德称赞纺织工业自力更生好,说“你们自己搞设备,开了一个好例子。”

  ●1955年12月。刘少奇在听取纺织工业部汇报工作后,对纺织工业的生产建设方针做了具体指示。并对纺织系统自己造纺织设备给予肯定:“应当做一个全面规划。全世界的好机器都要搜集,都要造出来。”

  ●1956年3月初,毛主席听取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地方工业部、手工业管理局和国务院第四办公室的汇报。钱之光代表纺织工业部党组汇报纺织工业“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基本经验以及远景规划设想。毛主席再次肯定了纺织工业部自己动手制造纺织设备的经验。在汇报到纺织工业设备制造和已有60万锭成套设备制造能力时,毛主席说,专用机器有条件自己搞的,就自己搞,不要依靠机械部门。60万锭生产能力小了,应再搞一些。在汇报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机械工业部门不能全部满足纺织工业所需通用机械时,毛主席用略带批评的口吻说:你们野心不大,斗争性不强。重工业部门都积极地抓,你们老是推。凡是机械部不干的,你们都干,积极抓人,自己干,这样才有保证。钱之光听了毛主席这番话,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抓纺织机制造的决心,以至于后来,有些为纺织机械配套专用的马达、轴承和仪器仪表都由纺织系统自己干,纺织工业部因此在当时被誉为半个机械部。

  ●从开国部长钱之光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几年间,纺织系统一直坚持这项大战略。六十几年间,中国纺织工业的工业规模逐步扩大,将棉纺织工业发展到一亿几千万锭,将毛纺织工业发展到五、六百万锭,将化纤制造产能发展到一年产五千万吨左右,将服装工业发展到年产三百亿件左右。如此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所需的机器设备,主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而且主要是依靠“大纺织”产业链序列的纺织机械制造业。仅就12000万锭棉纺设备而论,如果依赖进口机器,按近年国际市场每一万锭成套纺纱设备平均价格250万美元匡算,即需外汇300亿美元。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这项大战略,或对这项大战略执行不力,中国纺织工业怎么能把棉纺织工业从500万纺锭发展到12000万锭,怎么能实现“纺织大国崛起”和顺利地建设“纺织强国”。看似平常的“纺织系统自己造纺织机器”这项大战略,就是如此的重要和成功!

  其二,纺织系统与化工部门联手发展化纤制造业,解决纺织工业快速、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纺织原料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吃饱穿暖这个头号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单靠农牧业提供的棉、麻、毛、丝天然纤维,根本解决不了大规模发展纺织工业所需的原料问题。出路何在?

  钱之光老部长早在建国初期,就高瞻远瞩地看到了发展化纤工业的必要性,开始酝酿“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大战略。并在化纤工业人才、化纤工厂设计图纸、创办实验工厂等各个方面进行准备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济南的化纤生产线。

  发展化纤制造业,是一项需要很多投资和配套原材料的大工程,而且在当时中国是个全新的工业领域。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正式出台,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作出决策。

  ●1957年秋冬。周恩来总理亲自决定:组织一个化工化纤考察团,由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带队赴日本考察。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出访前的考察团时,说了如下一番话:“中国六亿人口,人多耕地少,光靠天然的农产品要解决好温饱有困难,吃饱穿暖都有问题。派你们到日本去考察,看看他们的技术如何;如果好的话,有可能买他的技术设备来建设中国的化肥厂增加粮食,建设中国的化纤厂发展化纤,解决温饱问题。”

  ●1960年7月。纺织工业部向党中央建议:采用棉短绒、木材为浆粕原料,新建一批粘胶纤维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当即批示:“我看是值得的,还有合成纤维也必须考虑。”李先念副总理也批示:“建议及早动手,迟办不如早办好”。

  钱之光亲自带队深入大兴安岭林区和海南岛腹地调查研究,寻找可利用的化纤原料资源。并去农村实地调查研究棉短绒、棉秆皮利用问题。

  ●196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积极发展人造纤维工作指示。责成纺织工业部同有关部门成立人造纤维会战指挥部,责成国家计委对发展人造纤维迅速作出规划,纳入长期计划。

  ●1960年8月。中共纺织部党组向党中央做《关于纺织工业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着重提出“实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党中央批准了报告中提出的方针。

  ●1961年1月。李先念副总理指示纺织部:“今年5万吨人造纤维的建设,一定要争取搞上去。”

  ●1964年4月。南京化纤厂建成投产前,钱之光带着李竹平、陈锦华到该厂蹲点。历时两个月;其中有一个月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蹲点结束后,根据薄一波指示,国家经委在南京化纤厂召开全国基本建设现场会。国务院14个部委和全国5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领导干部与会。

  ●1964年秋。国务院直接批准,从日本引进全套设备建设北京维尼纶厂。1963年10月开工建设,1964年9月建成投产。钱之光先后陪同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到该厂参观。邓小平参观后说:这个厂可以扩建,一个厂一万吨,可以办它10个厂,以解决棉花不足的问题。

  ●1972年1月。钱之光组织起草《关于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化纤和化肥的报告》。送国务院业务组后,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联名向周总理报告:经国家计委与有关部门商量,拟引进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4套,化肥设备2套,约需4亿美元,争取五六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可生产化纤24万吨、化肥400万吨。

  2月1日,周总理在李先念报告上批示:“拟同意,即呈主席批示”。毛泽东圈阅表示同意。钱之光关于建设一批大型合成化纤维企业以加快化纤工业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当时年已72岁的钱之光,从此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四个“大化纤项目建设”上。李先念副总理当时以赞许的口气对钱之光说:“化纤不搞到100万吨,不让你到八宝山见马克思。”

  1973年。国家计委批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建设上海(金山)、辽阳、天津、四川长寿等四个大化纤企业。总投资概算73亿元,其中用外汇7. 43亿美元。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为纺织工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1974年1月。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正式动工建设,迅速形成“千军万马战金山”的宏伟场景。同年8月,辽阳石油化纤厂正式动工建设。工地上“毛主席圈阅我施工,建设辽化最光荣”的大标语,激动人心。

  1975年4月。邓小平再次来到金山工地视察,大加赞扬:“搞得很快,看了高兴”。回北京后,建议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这一工程的建设经验。

  ●1978年春。在钱之光支持下,刚刚重新组建的纺织工业部又提出:到20世纪末,要建设10个大化纤厂,以解决长期以来纺织品“生产赶不上需要,原料供应赶不上生产”的矛盾,解决好全国人民的穿衣需要。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并由国家计委逐项落实。新建三个“大化纤”:上海石化总厂二期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厂,河南平顶山绵纶帘子布厂。10个化纤项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建成,由此奠定了中国化纤制造业的雄厚基础,为中国社会衣被问题的大解决创造了原料前提。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后来又进行扩建,形成年产50万吨聚酯、24万吨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居世界大化纤企业第四位。

  这项大战略实行的结果是:新中国建国后六十几年间,中国化纤制造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到1980年的45万吨,2000年的695万吨,2015年的4832吨。化纤在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量”中的比重,到2010年已达70%。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量”5300万吨中,化纤的比重更已高达85%。很难设想:如果不采取全力发展化纤制造业这项大战略,中国纺织工业怎么能造成“世界工厂”、“衣被天下”的大局面。可以说,没有“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大力发展化纤制造业这项大战略,就没有中国纺织工业如今的大局面(请参阅附表①)。

  其三,加快发展纺织业三大终端产品: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拓展纺织业深加工领域,增加纺织生产附加值。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纺织工业政策研究部门首先提出,纺织工业部郑重决定,并在国务院直接过问下制定这项发展战略。为此,国务院还将服装工业和丝绸工业划归纺织部进行行业管理。2000年前后,奠定工作基础开始起飞。2010年后大见成效。

钱之光陪同周恩来参观北京国棉一场。

  特别是由手工业转化而来的服装制造业,现今已发展成为“大纺织”产业链中的大行业。到2015年仅“规模以上企业”就已达11029家,年产梭织服装165亿件。同年全国服装出口总值1758.9亿美元,其中梭织服装占785亿美元,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2911.5亿美元”中占比27%。

  在毛巾、被单等小行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家用纺织品制造业,到2015年已发展到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847家,主营业务收入2606亿元,出口总值402亿美元。

  方兴未艾的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到2015年已发展到纤维加工总量1341万吨(在全部纺织业纤维加工总量中占比25%)。同年“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886家左右,主营业务收入2926亿元,出口总值208亿美元。

  其四,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大出(纺织品,服装)大进(纺织原料),实行“国际大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原料)资源、两个市场”,大举进入国际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出自国务院顶层设计(田纪云副总理指示)的这项发展战略,贯彻执行的结果是: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42.5亿美元逐步发展到1990年的168.9亿美元、2000年的530.4亿美元、2010年的2120亿美元、2015年的2911.5亿美元。在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1980年时的4.6%逐步上升为2000年的14.8%、2010年的34.3%、2014年的37.4%,其跳跃式发展的情景和所达到的贸易规模,都是世界范围空前的纪录。

  其五、在全国各地兴办乡镇企业热潮中顺势而为,支持并引导基于城镇区域经济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兴办中小微型纺织、服装企业以活跃县域、乡镇经济,本就是全国各地众多县、乡、镇政府和县(市)、乡镇居民的愿望,也符合中国发展纺织工业的国情、业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政策上顺应了这一客观形势。

  上世纪80年代,许多省市(首先是浙江、江苏和广东、福建)兴起了“乡镇企业热”。办什么乡镇企业?首先是投资不多、设备技术比较容易解决、市场门路较多的小织布厂、小服装厂、小针织厂、小毛巾被单厂等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

  不多几年间,又是客观经济规律使然,一些乡镇纺织、服装企业为求生存发展,“自发地”趋向扎堆经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佛山张槎、晋江石狮、东莞虎门、吴江盛泽、海门叠石桥、绍兴柯桥、海宁许村、桐乡濮院、海城西柳、河北清河等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相继涌现并逐步做大做强。

  纺织工业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中期,就开始关注这一新事物,并一直给予正面评价。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产业政策上更进了一步。2002-2008年间,分批选择145个县、镇作为试点单位,并授予“名城”、“名镇”称号。以颇具激励作用的方式方法,引导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这些产业集群到2008年时已发展为17万户企业、800万职工。其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更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就其商贸部份而论,已发展成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内销的干渠”。

  其六、自主研究、开发、创新与引进、消化、创新并重,加快纺织工业现代化的进度,加大纺织工业现代化的力度。

  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一批特大型化纤工厂时,开始探索并逐渐形成的。经过认真考察、货比三家后引进的金山石化、辽阳石化、仪征化纤等特大化纤企业的成套设备技术,不仅为发展化纤工业赢得了时间,而且学创结合拿到了多项关链设备的核心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创新”的方法拿到的年产1.5万吨涤纶短纤维抽丝成套设备核心技术,开辟了涤纶纤维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的道路。自1986年通过鉴定以来,大批量用于新厂建设;2015年全国化纤工业总产量4832万吨中,涤纶纤维竟占了3918万吨(81﹪);这项“引进、消化、创新”的成果,可谓惊人。主持这项研制工作的丁增熙同志(原纺织工业部装备司副司长)前些日子还告知,这套设备后来又一再升级,现已达到年产6万吨,并已有出口。

  近年来我国棉纺织染工业现代化进展很大。重中之重的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各类无梭织机、超长型细纱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纺织机械的批量制造并大面积应用于棉纺织业,同样也是得益于“引进、消化、创新”和类似的做法“技贸结合,国际合作生产”。这项大战略的“定策”和具体化,其实也出自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其早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55年刘少奇在听取纺织工业部汇报工作后讲的那段话:“应当做一个规划。全世界的好机器都要搜集,都要造出来。”具体的“定策”,则可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纺织工业设备、技术升级有个“特批”。1991年,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明确提出:“引进技术,技贸结合,合作生产,大力提高中国自主制造设备发展工业的能力”。

  中国纺织工业现今不仅是工业规模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其设备、技术也已在总体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个重大进展,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其中确确实实有个大战略在起着重大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初,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的定策,郑重提出了“发展经济要搞战略”的论断。上面讲的纺织工业六项重大战略,从宏观层面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以至大发展。

  这一项项颇具中国特色的工业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工业管理水平;同时,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执政能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