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在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支持下,将升级版“旧衣零抛弃”产业链行动引入上海,共同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带动上海城市废旧纺织品智能化回收网络建设,助力上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利用两大网络的系统融合;同期,陆家嘴金融城“衣衣布舍”旧衣资源化楼宇行动启动,从产业化和全价值链角度支持上海深化“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行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上海市容绿化局副局长唐家富,WWF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等领导以及专家、品牌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上海市容绿化局副局长唐家富介绍了上海垃圾分类的成就和变化。他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革命性的绿色转型,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齐发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上海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占比约36%、填埋处理约50%左右、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比例小于10%,其中混合于生活垃圾的废旧纺织品几乎没有循环利用。与之相比,伦敦的这三个比重分别是40%、30%及近30%。
他重点强调了上海推动垃圾分类就是要推动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发动全社会参与分类投放,加快建设垃圾分类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逐步推广“不分类、不收运”,全市规划建设17000个定时定点区域,目前已完成9700余个,让追溯机制成为可能。
此次陆家嘴金融城更是作为上海城市标杆率先引入产业大数据平台试点,在楼宇群里推动智能回收箱和白领行动,激励社会资本特别是绿色资本参与旧衣资源化行动,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中国纺织产业具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纺织产业已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
他还指出,上海有2418万人口,按照每年每人抛弃3~5件衣服计算,约有8000~10000万件左右,而这些旧衣物如果能够通过分类回收,通过工业化分拣,作为工业原料进行循环利用的的话,不仅能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将减少大量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原料的进口。然而目前中国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率不到10%。由于废旧纺织品的分类处理缺乏标准规范、缺乏监管、浪费严重,相当部分被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没有真正地资源化;同时,由于回收渠道和去向无法有效追溯,存在严重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记者了解到,中纺联推出“旧衣零抛弃”行动,旨在打通时尚产业链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来推动时尚纺织行业的废旧资源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减少纺织行业的环境影响。随着行动深化,大数据中心作为废纺从回收到再利用追溯体系的硬核需求逐渐明晰且条件开始成熟。2018年12月,中纺联环资委牵头启动的羽绒类废纺专项的综合利用行动,联合品牌和羽绒制品再生专业生产商完善循环再生利用产业链,推动绿色采购和可持续的闭环。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绿色金融专委会的支持,中纺联环资委与自浦东新区政府、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复旦大学、上海节能减排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绿色金融专家、大数据平台专家、国际纺织品牌代表IKEA、PVH及试点执行企业代表上海东隆等,共同为专项智能回收箱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行动和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建立消费与回收——再生产——追溯体系的区域试点和示范,开发以城市楼宇群为依托开发的可融资绿色行业方案,以及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依托的区域协同废旧纺织物高值化、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当天,在浦东新区政府、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伦敦金融城市长艾思林等嘉宾的见证下,大数据平台建设上海试点的关键部分、“衣衣布舍”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旧衣资源化楼宇行动正式启动。
会后,中纺联资环委与陆家嘴绿专委共同发出了“旧衣零抛弃”建设废旧纺织品资源综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试点行动倡议,号召城市与产业有效协同,全面深化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更好推动城市特别是陆家嘴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