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看时尚产业如何开启人才培养新格局? |
本刊记者-董笑妍 进入“十四五”,新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战、人才战,更在于其背后人才培养制度的较量。随着中国时尚消费进入个性化、多元化的迭代期,中国服装行业也迈入新的阶段,转向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科技创新为支撑、优秀文化为引领、品牌建设为抓手。而这些无不对行业的人才支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快“形成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将是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大课题。对此,不论是时尚企业,还是行业专家、院校机构,纷纷认为时尚教育,既要“顶天”带头高端探索,又要“立地”投身产业应用。
“顶天”,
加大投入培养“头部人才”
今日之中国服装产业早已走出“传统”,众多时尚企业纷纷聚焦时尚资源的集成创新生态体系,以此引领时尚消费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升时尚话语权。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1年6月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时尚发展指导意见》显示,伴随着时尚发展不断交叉、融合和渗透的趋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创意人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尤其是具备运营时尚产业综合技能的跨学科、跨行业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行业内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无法满足时尚需求的快速迭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也指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全方位地取胜市场竞争,不仅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渠道资源,同时也有赖于品牌超强的产品开发力和时尚把控力,这些始终离不开“人”。
高精尖人才难得,是行业发展的普遍痛点,这几年产业的个性化、细分化使得企业的产品版块越来越多,导致本就稀缺的尖端人才资源因为匹配问题更加成为“濒危物种”。报喜鸟集团宝鸟服饰人力资源部经理杨顾超表示,招聘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一项长期不间断的艰巨工作。
在时尚引领方面具有建树的太平鸟,更是将自己的时尚中心设立为总部大楼,致力于打造成植根中国、服务全球的综合性时尚平台。2019年,该品牌在巴黎时装周上首推中国设计PEACE平台,也是意在吸引更多年轻设计师。目前,太平鸟约有平均年龄在28-29岁的设计人员500多名,已达到从设计、研发到上市仅需1-2周,每周约有100种新款上市的更新速度。据悉,太平鸟未来将注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研发设计人才的培养。
众多时尚企业的大力度投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高端设计人才梯队与行业发展所需的不匹配。
培养高素质的“头部人才”,除了在企业学习锤炼外,专业高校也是责无旁贷。在学生在校期间,为其打通高端人才上升通道,需要院校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全力集中资源配置。在这一点上,江西服装学院极富代表性。2020年,该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2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除此之外,该校还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34门。学校还荣获江西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多年来,江西服装学院一步步攀登,全力为行业输送着高端人才。
为让学生立足前沿、紧贴市场、洞悉方向,江西服装学院搭建了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数个省级科研平台,并设立了服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校级研究机构;多位著名设计师在校设立设计创意工作室,成为学生开辟实践窗口。
在硬件投入上,学校建有近6万平方米的服装创意设计中心、服装工程技术中心、艺术与传媒创意中心等7个实践教学基地,建有服装性能检测、服装智能制造、VR虚拟仿真等230个实验实训室。
今年正是江西服装学院建校30周年,30年如一日的投入,让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如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刘江宏、万明亮、刘小飞、陈坤、魏新坤、朱理臻、皋小春,以及创业新锐贺鑫、虞泽东、张小军、郭志强等知名校友,被国内服装界誉为“江服现象”。
脚踏实地,
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立地”方面,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艺术追求、创领潮流,更在于创意向生产环节的转移、扩散和落地,这才是行业保持可持续增长,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在记者调研走访中,经常听到服装企业反映人才落地问题,应届毕业生往往上手难、与公司磨合时间较长。德珞士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蕊就曾对记者说,毕业生入职初期往往对具体工作内容缺乏概念,对品牌受众特征、对消费市场缺乏认知,少了一股“脚踏实地”的气质。“品牌需要大量时间精力与新人沟融,入职培训时间过长。”
而磨合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普遍现象,一旦磨合失败还会面临着人才流失。为此,产教结合的育人人才培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众多校方也在积极作为,校企合作、企业来校授课、学生进企实习……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双导师制度,正在为行业输送大批更加“达标”的设计人才。
在这一方面,江西服装学院的学生被行业誉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据悉,江西服装学院同时与中国针织服装基地南昌青山湖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于都县、全国服装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虎门镇、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常熟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海澜集团、波司登、利郎、七匹狼、东蒙、阿仕顿等知名企业,实行校地、校企、校协合作共同建立23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据介绍,该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5万人,30年来,江西服装学院已持续输送8万余名“江服人”扎根行业。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得到了企业乃至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肯定,并先后多次荣获了“中国时装设计育人奖”、“全国十大专业特色学校”、“中国十大就业质量示范学校”和江西省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大型“血库”。
面向“十四五”,面向“第二个百年”,设计人才作为时尚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将肩负推动中国服装产业进入原创设计、承载文化新阶段的重任。市场不断迭代、教育没有止境,企业、院校必须立足行业特征,结合时代特点,拓展国际视野,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才能成就时尚强国应有的人才积淀。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