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品牌的悲哀
文章来源: 2013-07-08


本刊记者  赖松
 
    如果你正代理的服装品牌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你会怎么办?前不久,深圳的一家品牌运营公司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自曝韩国品牌东家供货质量严重下滑的事实,以此开启维权大幕,进而通过媒体和司法等途径向品牌商追讨合法权益。
    以往,代理商和品牌商之间出现纷争的案例大多由品牌商发起。品牌商会逐步加强某一区域代理商的绩效管理,并严格监控代理商的市场行为,一旦发现代理商有任何违规行为,品牌商就会按合同要求取缔代理商的各种市场权利,到合同期满时则不再续约。总而言之,品牌商在收回代理权时会想尽各种办法削弱区域代理的运营权,直至完全掌握该区域的渠道控制权。
    不论是品牌商想要收回经营权,还是最近深圳代理商向品牌商发起维权声讨,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品牌商与代理商的纷争并不会有所谓的赢家,局面往往都是双输。但这并不足以从源头上彻底推翻品牌代理制,新的市场格局、新的消费环境下,只是需要对这一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补。那么,该如何来化解,或者说如何来想办法调和品牌商和代理商之间的矛盾呢?
    最重要的是,双方应该深谙一个共识: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品牌的发展壮大之路更加趋于复杂——竞争者数量激增,客户难于把握,尤其是服装企业普遍面临去库存的转型,代理商压力倍增⋯⋯不论在品牌经营顺利还是遭遇阻力时,双方都应秉持契约精神,严格执行合同,充分合作才是品牌商与代理商共赢的基础。
    在上述基础之上,品牌商对代理商的管理必须采取事先筹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动态管理方式,唯有做到这点,品牌商才能在未来的代理权处置过程中游刃有余。反过来,代理商则应该增强自身的实力(不单单指资金),整合终端的资源优势,提升终端的执行效率。
    因此,假如品牌商出现不良状况,代理商的实力允许,且对这一品牌的未来有非常乐观的预估,那么可以和品牌商进行谈判,甚至斥资收购品牌,或者以控股股东的身份来主导品牌话语权。总之,品牌商或者代理商做出放弃品牌的举动,导致双方从携手合作发展到对簿公堂,那一定是品牌的悲哀。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