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致敬情有独钟者
文章来源: 2013-10-15


本刊记者  胡晶
 
    记者近期集中回访了几家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转做别的品牌了。”
    这些品牌商对于品牌发展充满信心、侃侃而谈的声音犹在耳边,然而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转换了跑道,用他们的话来说:“现在很多大企业尚且亏损,小品牌就更难做了,还好是刚刚起步,转换风格比较容易。”
    这些转换跑道的小企业,绝大多数仍然选择在服装行业及其周边行业中继续创业,大多数是抛弃女装而选择童装、家纺,或从精品女装转向一种所谓的快时尚,抑或随着秋季的来临索性做起了羽绒服。更有很多老板虽然没有放弃品牌,但是品牌风格却面目全非,如从淑女装直接转成男正装。
    做品牌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更是一次艰苦的修行,很多品牌在只差临门一脚之时败下阵来,但是有更多的品牌在刚刚起步之时就开始摇摆不定。所谓创业,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定之心。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老板在选择品类、设定品牌风格之初,并没有结合自身条件与市场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大多是想当然地认为某种品类比较“火”,就一股脑地投入进去,做了一季发现情况跟想象不符,又火速撤离。这样的“创业”只是一次未经深思熟虑的投机,根本谈不上“品牌”二字。
    很多老板说:“趁着品牌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可以方便转舵,反正也没有什么固定消费者,不妨每个品类都试试。”然而一个品牌能否成形,能否长远发展,并不是短短一两个季度就能够体现的,“一夜爆红”的幸运是百年难遇的。
    小企业最需要的是潜心分析研究,选择一个最适合的品类和风格,然后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每个行业中占据最大比例的都是小型企业,然而,回顾那些出类拔萃的龙头企业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情有独钟、绝不中途放弃的坚定者们。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企业虽然弱小,但可以做到柔韧,即使起步艰难,仍须坚韧前行。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