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绿色纤维是化纤的未来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1-09


  本次技术推广活动的一大亮点,无疑是嘉宾访谈环节。在端小平的主持下,高勇、俞建勇、贺燕丽、彭燕丽以及陈浩以“绿色纺织,从纤维开始”为主题,围绕“十三五”纺织业绿色制造发展方向、关键技术、绿色纤维认证和应用、技术推广、企业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对话,让大家意识到,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大江大海,绿色发展是必须要面对的,绿色纤维是机遇,也有挑战,但绿色才是未来。

  高勇: 减少雾霾,纺织业在行动

  近日北方的严重雾霾,再次引起全国上下的极大关注,环境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如何才能降低、消除雾霾,如何才能还一片蓝天白云,纺织业在其中该有怎样的作为?高勇认为,纺织业的绿色在于原料的绿色化、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在绿色制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纺织业一直在节能方面做出努力,比如大量推广节能电机,推广空调控制技术,节能不仅是降低成本的手段,现在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

  还有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的排放。近期有分析表明,雾霾的主要来源是电厂、钢厂的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而纺织业的过滤材料可以应用到这些领域。减排也是纺织工业绿色制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水排放是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在印染业大力推广少水、无水印染,减少废水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则是化纤行业的重要任务。纺织工业当中的固体废弃排放量目前虽少,但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深入,今后要加大关注。

  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方面,高勇指出,此次推广会场外展出的大量产品和技术都与瓶片纺相关。中国的瓶片纺生产能力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化纤纺丝都在利用瓶片,国际大品牌的采购也要求循环再利用纤维占比逐步提高,循环再利用目前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今后在纺织原材料中的利用比例将加大。高勇认为,目前我国在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等都能够做到循环再利用,但是在消费者手中的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回收系统还不健全,“十三五”的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循环回收系统,要提高分拣技术和回收加工技术。此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有更多的技术支撑纺织全产业链的循环回收系统,这是纺织“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俞建勇: 生物基、循环再利用、原液着色是化纤绿色的本源

  什么是绿色纤维?作为原料产品如何与下游结合体现自身价值?原液着色技术与无水印染技术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俞建勇指出,绿色通常指原料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制造过程清洁低碳,应用过程具有安全性,绿色纤维就是要满足这些要求。在推广绿色纤维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全过程绿色,但也不排除部分绿色。

  对于化纤行业绿色发展的着力点,俞建勇认为,要加大推广生物基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这对于降低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抓住这三点就抓住了化纤绿色的本源。在三大类产品中,又可以根据不同领域有新的分类。比如,循环再利用纤维除了传统应用领域外,在产业用领域也有了很大发展,原液着色技术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步。

  原料产品如何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俞建勇指出,作为原料的纤维绿色化要通过最终产品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加工过程绿色化。绿色纤维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体现绿色性可以汇集成四个点:清洁生产、减少污染,节能减排、控制能耗,节水、节约各种资源投放,同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注重资源化技术的融合。

  俞建勇举例说,染整领域的无PVA上浆技术、前处理生物酶低温处理技术、染色节能冷轧堆技术、低浴比气雾染色技术、无水染色技术等都是绿色纤维加工技术。同时,原液着色纤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目前自主设计研发比例的加大为原液染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具体体现在:一是具备了产业基础;二是智能制造、柔性化生产为原液染色创造了条件;三是原液着色纤维与染色纤维有各自不同的市场应用领域,有各自的优势,不会产生替代结果,发展前景广阔。

  贺燕丽: 推进绿色纤维认证,从源头做起

  从国家发改委的岗位转到化纤领域,贺燕丽主要抓绿色纤维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宁波大发化纤、浙江绿宇环保、浙江金霞新材料、江苏盛虹、优彩环保资源、滁州安兴环保彩纤、海斯摩尔、广东新会美达锦纶8家化纤企业成为首批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他们的产品可以统一配上带有“GF”字样的绿色树叶标识。有不少企业也在积极申请认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得到认证,认证过程又有着怎样的程序?贺燕丽对此进行了说明。

  贺燕丽介绍说,绿色纤维认证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目前仅限于化纤中的绿色纤维,主要涉及生物质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在企业条件方面,要求企业必须通过ISO90001质量认证、ISO14001环境认证等一系列标准。产品上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能认证,而是主要产品认证。认证的目的是贯彻国家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从源头开始实现绿色化生产,这是化纤工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认证程序包括:向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出申请,提供认证材料并填写表格,经过初审后,由专家进行现场实地核查,综合结果,授予绿色纤维标志。

  贺燕丽表示,化纤是绿色纤维的源头,最终发挥作用需要传导到纱线、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等终端,引导产业链下游绿色升级。她举例说,比如地毯中如果有70%的绿色纤维含量,也可以申请使用绿色纤维吊牌,这样便于实现政府采购、军队采购。

  陈浩: 坚持绿色发展,未来大有希望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对回收再利用产品有成熟的鼓励政策,特别是像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等大公司在采购中都对绿色产品提出指标,欧盟也在考虑制定提高循环再利用产品的比例,制定新的税收政策,陈浩在对话中介绍了相关情况,以及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陈浩介绍说,在美国,瓶片加工企业没有增值税,有利润时上缴所得税,美国再生企业相关税负整体相对较低。此外美国工厂有着严格的环保管理,职工保障也很完善,美国的再生瓶片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回收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循环再生企业实际税负仍较高,没有增值税抵扣,还要交所得税。国内的再生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大企业规范合法生产,综合成本较高,而众多的小企业仍处于“低小弱散”的状态,不规范生产,追逐低成本,这不利于行业整体提升。

  在思想观念上,国外对再生纤维高度认可,陈浩举例说,球星C罗曾穿着号称“海洋回收纱”制作的球衣参赛,价格不菲,这类球衣都是由丢弃在大海里的塑料瓶提炼而成,每28个塑料瓶可以制成一件球衣。而在国内,再生制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往往受到歧视,社会一般认为再生产品就应该便宜,认可度不高,导致再生企业经营困难。此外,国外再生企业装备自动化程度高,具有高投入、高品质、低排放的特点。而我国的大企业成本高、盈利少、不具备升级能力,小企业成本低、没有升级动力,造成国内再生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整体与国外差距较大。他希望国内装备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如材质分析等在内的核心技术,提高设备在高温高湿、强腐蚀条件下的稳定性。

  彭燕丽:让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由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开发的“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成果获得“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这也是在历次推广活动中第一次介绍循环经济项目。作为中纺联科技部负责人,彭燕丽深有感触。

  彭燕丽走访过不少瓶片加工企业,看到的多是脏乱差的环境、原始的加工手段,这让她自己也没有了购买再生产品的欲望,然而参观了海盐海利的瓶片纺生产线后,她感到“很震撼”,同时也改变了对再生纺织品的印象。

  她介绍说,此次推广活动是2016年最后一场,从话题、地点、企业的选择都非常契合“绿色纺织,从纤维开始”这一主题,推广先进技术、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对于宣传绿色发展非常重要。以前的推广活动只限定一个技术成果,相对受众较少。近三年来,科技部转变推广思路,采取主题推广方式,结合主题选择相应技术,从实践看效果越来越好,影响也逐渐加大。目前,推广成果已经形成了一个项目库,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经过专业协会的精心组织,受众面扩大,很受企业欢迎。再加上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云平台的推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全方位的新技术成果推广新模式,让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和技术人员受益。她强调,本次化纤行业绿色纤维制造关键技术重点成果推广活动在推广会之外,还组织了企业产品展示,从而使企业的绿色纤维制造成果得到更好推广。下一步,将总结技术推广经验,提高质量,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通道,让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纺织工业整体升级。

  纯羊毛标志已经存在数十年了,对推动羊毛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彭燕丽还以纯羊毛标志的发展经验对绿色纤维认证给出了建议。她说,作为天然纤维,羊毛已经有上万年历史了,纯羊毛标志推出也走过了50年的历程。纯羊毛认证的重点是“纯”字,最开始也是针对混乱的市场推出认证,以此达到推广羊毛使用量的目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纯羊毛标志在推广中也在不断变化。目前,羊毛纤维使用量在下降,价格也在提高,产量逐渐降低,落在了化纤后面,产业面临着危机,但羊毛可以生物降解,是纺织原料中不可或缺的的绿色原料。

  她强调,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进行全生命周期认证、碳排放认证,在这些方面羊毛有很大优势。无论何种纤维,最重要的是得到市场认可,绿色化学纤维的进一步推广应从市场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