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降低残次率靠的是熟能生巧,因为生产的布匹常年是一个型号,现在是订单化生产,型号跟着市场变,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仅靠熟练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冯丽朝说,唯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新问题,跟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技术创新,是冯丽朝心里惦记的大事。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的“以工业设计为抓手,帮助扶持工业企业由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品制造向品牌创造转变,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议中,就专门说到了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
“从去年开始,公司的产品融入了更多工业设计元素,依托北京爱意生活平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规格和花型,这就要求我们的生产环节也要跟得上步伐。”
作为车间的技术带头人,眼瞅着产品规格和设备不断更新,对工人的技术操作要求更新、更高,冯丽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产品的更新主要来自于品种和原材料的变化,这对技术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来,冯丽朝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召集工友开座谈会集思广益,摸索和归纳出了一套针对不同产品的具体操作规范。
冯丽朝介绍,最近一款名为“满天星”的新产品销量比较好,而这款产品的支数有很大变化,纱线细、强力低,综片数从6片增加到了16片,相应的技术操作变化很大。“通过摸索,我们归纳出了加大对经纱的巡回力度,更换处理断线钩子的长度,加强前后工序间的配合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成功破解了这款产品易断线、停机多等问题。”
有了新技术,如何做好推广呢?去年,冯丽朝结合公司的技能比赛活动,在她所在的车间开展了大大小小6次技能比赛,不仅推广了新技术,还选出了9名技术能人。“有了技术能人在车间传帮带,车间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一大截,产品的质量也有了保障。”冯丽朝说。
说到今年的全国两会,冯丽朝充满期待。“我是一名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工作之余最喜欢的就是和工友们聊天交流,听他们说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新诉求,我会把工友们的心里话捎到北京去!”
记者手记
创新要有接力棒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创新链条。转化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接力赛,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产品生产环节,就是最后冲刺的一棒。
“一线工人也要求新、求变。”作为一线挡车工的冯丽朝,为了跑好最后的关键一棒,主动拿起书本,主动求学求变,并和车间的技术能人一起,积极探索操作技术上的创新。
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让冯丽朝所在车间生产的产品残次率一降再降,产品质量为企业品牌建设赢得了好口碑。
“我们致力于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环节,跑出一线工人的创新加速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冯丽朝说。
来源:河北日报 任学光 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