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让公益成为照亮行业发展的光,纺织之光基金会走访恒逸集团
文章来源: 2022-08-22


  8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关晓瑞等一行4人走访“纺织之光”捐赠企业——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恒逸集团”),听取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席团主席的建议及意见,并对“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无锑环保型聚酯熔体直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近况进行回访。
  恒逸集团总裁倪德锋,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恒逸研究院院长王松林,恒逸集团资深投资顾问、纺织之光基金会理事郭丹等出席了座谈交流会。
  会上,叶志民对纺织之光基金会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在的运作情况进行了介绍。矢志不渝为行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产业升级提供服务,是基金会一直以来的宗旨。作为一个资助型的基金会,从成立至今资助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公益科技教育项目累计金额已经超过1亿元,并且通过稳妥理财的方式,持续保持基金会资金的保值增值。
  早在2011年,恒逸集团就向纺织之光基金会捐赠了500万元,也创下了当时基金会收到的最大单笔企业捐赠,体现了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反哺行业的企业家情怀。
  一直以来,恒逸集团以“让中国悠久的纺织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再次闪射耀眼的光芒”为初心,专注于从事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按照后向一体化发展路径,确立了石化产业、石化贸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战略思想,并在同行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涤锦“双纶”驱动模式和“柱状型”产业结构。目前,恒逸集团聚酯年产能逾1000万吨,旗下参控股企业PTA年产能达2200万吨。
  跨入“十四五”恒逸集团也开启了从“规模恒逸”向“科技恒逸”的转变。不再单纯依靠规模式发展,而是以科技为驱动力,提升恒逸研究院在整个集团的战略高度,围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针对卡脖子技术进行科研攻关,为行业提供差别化、绿色化的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纤维新材料、新技术。
  在详细了解纺织之光基金会近年来在科技、人才项目的资助情况后,倪德锋认为在“科技恒逸”发展阶段,借助基金会以及行业协会的大平台,将为恒逸集团提供来自科技与人才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恒逸集团也乐于与基金会以及化纤协会一道,探讨、摸索专项基金的运作形式。在为行业公益事业作出贡献、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座谈会上,还对2021年恒逸集团所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无锑环保型聚酯熔体直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产业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这是一种聚酯的绿色制造技术,对于减少重金属锑的排放,缓解下游印染企业污水处理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已经完成了10万吨“逸泰康”短纤的开发,第一单“逸泰康”环保水刺专用产品销售发往客户,获得了市场认可。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