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传承人,手艺里蕴藏的是中国的文脉! |
一个好的设计师, 是要有一份痴心和执念的。 他们不追逐流行,而是固执地坚守自己; 而他们的消费者,也始终是这样一群人, 能够读懂和走进每一件衣服的灵魂。 在参与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的设计师中,记者就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化身“守护者”,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言语间无不透露着自己对苗绣、蜡染等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执念,特别是在讲到对传承人的保护时,他们眼含泪水,却又仰头咽下的场景,无不让人动容。 或许,就是这份执念,才使得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 在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开幕式上,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国家级非遗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张桂英、国家级非遗黄梅挑花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代表性传承人杨芳、国家级非遗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李俭康、国家级非遗湘西苗画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被邀请到了开幕现场,讲述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次,是苗绣传承人张桂英第二次来到北京,登台前,她和主持人建议不要让自己发言,因为站在台上,她还是有些紧张。不过通过主持人的引导,张桂英还是讲述了她与苗绣之间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张桂英出生在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岩寨村,长在苗乡让她学成一手刺绣的绝活。从小张桂英就喜欢穿苗装,对民族服饰上美丽的图案和花纹爱不释手。15岁时,张桂英把种菜养猪、上山采集土特产上市出售得来的钱全部用于购买布料、花线等针刺用品,开始从事苗绣。在当地,张桂英的刺绣慢慢地出了名,产品也供不应求。 目前,有不少学员到她的服饰店学习刺绣技艺。经过她的精心指导,学员基本学会了穿针绣朵,并且绣出大批苗家刺绣作品。 2010年,张桂英把自己绣制的苗族盛装、苗绣布鞋等作品随同省文化厅代表团到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展销,深受海外顾客的喜爱,产品一售而罄,作品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2017年12月28日,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代表性传承人”。 “我作为国家、省级‘非遗’苗绣传承人,要培养一批新时代刺绣技艺人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挖掘、传承、保护、开发雷山刺绣行业,促进刺绣行业快速发展,把刺绣工艺代代传下去。”张桂英说。 匠人之心的非遗人生,往往既丰富多彩,又单调乏味。通过技艺,他们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更多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埋头做着同一件事。“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咱不能丢!”传承人赋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光环簇拥下的荣誉,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因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手段、方式上存在不同,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除了需要收集整理保存那些物质性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要对掌握其技艺的人进行保护,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守护的是文脉更是自信 设计师赵卉洲作为一名纺织非遗的“守护者”坦言,感受苗族的文化,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它的DNA渗透到每个苗族绣娘的血液里、成长的过程中,她为了将来的出嫁,会精心去制作这样一件绣品,制作的过程中,她是带着情感和梦想,带着记忆、带着温度的,所以很容易被打动。“所以我就想,这些东西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太可惜了,我们设计师应该去发现它,找到这些宝库,让它形成我们的设计力,然后让传统与现代进行碰撞。我希望我能够代表或带动这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去不断挖掘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然后用工匠精神这样一个信念,去持续创新。除了我们这一代,我希望我们下一代和更多的中国人都去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设计师张义超也直言,作为一名设计师能够结缘于荣昌夏布,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如何让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将来要走的路和要做的研究。”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上设计师们所展示的二十四节气、苗绣、蜡染、亮布、挑花、手推绣、青瓷、京绣、荣昌夏布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时尚融合,为观众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秀场。而秀的背后,则是一个个设计师、院校与机构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守护。要知道,相对于现代服饰而言,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中,面对的群体仍较为小众,但这些守护者们无不笃定地认为,非遗传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文脉,保护非遗不能仅仅看到它的经济利益,而是要把握其人文内涵。 前段时间,记者在采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肖文陵时,有这样一句话记忆犹新,他说,国际时尚体系的结构有着上下游之分。而所谓国际时尚之都正是以国际时尚体系为工具向全世界周期性地传播他们的文化,其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他们的文化垄断和殖民,导致下游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具有文化单性特征的“二手现实”。因此,下游国家和地区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创新自由,就必须粉碎流行体系。如何粉碎流行?显然,拥有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东西,才能粉碎这种流行体系。 而传承和创新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不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冲破这种上下游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到,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中国纺织服装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而守护传承人,就守住了中国的文脉。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作为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将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服饰时尚融合,呈现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和创意设计的奇思妙想,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优秀实践成果中的一处缩影,也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的纺织服装行业经验。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