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态不谈纺织未来 |
本刊记者-董笑妍 许益萍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国家“十三五”规划也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无数次成为改革先锋的纺织行业又一次走在前列,被选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试点行业之一。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正处在积极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阶段,应大力推进行业转型、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树立示范典型。 在纺织行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批优秀的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行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对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 他们,就是中国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言人”。 以点带面拓展绿色产业 一批优秀企业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积累了技术和经验,对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纺织企业越多地存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越好地开展。 伴随着我国纺织行业迅速发展、取得傲人成绩,高增长背后的高污染、高消耗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凸显。今年两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正式写入五年规划,纺织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刻不容缓。 “前所未有”的重要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朱广庆在谈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时,用了三个“前所未有”: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前所未有;国家对生态文明的推广力度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共识前所未有。三个“前所未有”,高度概括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大背景。 其受重视程度从时间轴上也可见一斑: 在十年前的十六大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只提到了一句话;到了十七大时变成了一段话;到十八大则变成了一章,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理念。 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视为有机整体,并于近两年提出了多项措施。 “纺织行业被选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试点行业之一,有其必然性。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当前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纺织行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行业也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这是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新的历史担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纺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淮滨说。 纺织行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就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但如今,很多纺织企业的节能环保改造是被动进行的,被地方政府和各项指标‘推着走’。”孙淮滨说,当前整个纺织行业都面临着环保压力,地方政府面临指标压力,企业面临资金、技术、成本压力。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纺织业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仅会影响到纺织行业的长久发展,还将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因此,纺织企业必须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生态问题。“企业需要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良性快速发展。”孙淮滨说。 标杆企业必不可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环境保护和行业生态建设;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行业生产方式;三是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在纺织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员工的幸福感、企业绿色管理制度等都是检测纺织企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甚至包括纺织企业厂房内噪音指标,方圆一公里对水体的影响,周边居民对企业的认可度等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形的产业升级,也是无形的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很多纺织企业乃至地方政府都会因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而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在当地有良好口碑和带头作用的企业先站出来,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开拓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向,起到生态文明建设“代言人”的作用,从而带动这个地区乃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可喜的是,在纺织行业、各地政府树起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旗帜之时,很多企业积极响应,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型企业。其中,就包括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生态文明重点建设目标——柯桥印染产业集群。 我们可以把优秀企业的经验和自我要求在行业中进一步推广,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员工的意识中,从而在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出镜企业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全方位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当中国众多纺织企业在国家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发展的严格要求下努力发展、谋求转型之时,作为中国纺织面向世界的形象企业,鲁泰纺织始终秉承着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发展、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走出了一条基于纺织而又超越传统纺织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纺织行业急需一批企业作为全国各大纺织重地绿色发展的标杆,起到带头作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此中翘楚,可做“他山之石”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在采访中,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斌表示,鲁泰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为世界织造优质的绿色环保纺织品,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节能技术重塑能量循环 “节能、减排”是中国纺织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节能方面,鲁泰始终关注“碳足迹”,紧跟行业低碳技术发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实现生产经营中的全程节能把控。 “从整体把握上来说,鲁泰实施能源集中管控,建设了集团能源管控中心,增设数字仪表1000多块。从而实现了公司各园区能源网络互联、集中实时监视、统一报表、自动平衡分析等功能。”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祥对记者说。 而对新技术的研发,则是企业达到节能目标的根本抓手。鲁泰从每个被行业习以为常的细节入手,打破了传统全浸满式的染色方法,在行业内率先成功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半缸染色”技术,获得了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成果一等奖。 此外,在对电机水冷的升级改造、空压系统的节能改造、余热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碱回收的节能改造等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创新,也被张建祥一一道来,如数家珍。 污染处理走在标准之前 水污染,已经成为在中国让人闻之色变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整治项目,多年来,因水污染而关停的各行业企业不胜枚举。想在当地以及社会上树立绿色发展典型形象,整治水污染就成了标杆工程。鲁泰多年来始终全程追寻“水足迹”,研发减排新技术、采取减排新措施,有效实现了全流程水质管控、提升用水效率的发展目标。 “整治水污染,重点在于废水分类和分质处理。”张建祥说,“对特殊物料回收再用,不仅起到减少有害物排放的目的,还能为企业节省开支。如今,鲁泰已实现液氨回用率98%以上;同时,为了实现色碱的回收利用,企业特别引进了德国科尔庭的多效蒸发液碱回收设备,使回用率达80%以上。” “在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与回用、污泥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废水再生回用等方面鲁泰也从未放松,达到了全国领先、看齐世界的水平。”张建祥说。 为了紧抓污染源头,鲁泰始终坚持使用安全、健康的助剂、染化料,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严格对化学品的管理控制。张建祥告诉记者,正是鲁泰对污染问题的一贯重视,促使鲁泰多年来在污染处理方面下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如今形成了污染处理成果走在标准之前的良性发展态势。 生态文明也是企业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节能环保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还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文建设,鲁泰在生产生活中始终视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鲁泰发展智能制造,体现人本关爱,通过在关键工序、重点装备和特殊岗位上推行智能制造,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将员工从艰苦、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记者在参观鲁泰染整车间时发现,有别于其他印染车间的高污染环境,鲁泰的印染环节实行全电脑操控,车间里温度适中,也没有化学品的难闻气味,员工穿着整齐、整洁,一改大家对于染整生产的一贯印象。 此外,鲁泰还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多年来,鲁泰设立了鲁泰职业学校、青岛大学鲁泰大专班以及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等全日制本科学院,还每年举行众多文体活动,组建了职工业余交响乐团、服装模特队等群众组织,不断丰富员工的工作生活,真正实现了鲁泰的全方位生态文明建设。 我为纺织代言 鲁泰的明天依托生态文明 鲁泰以产品的匠心品质奠定了昨天; 以持续不断的创新追求造就了今天; 也必将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赢得美好明天!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活、关系民族未来。20多年来,鲁泰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纺织产业为己任,致力于为世界织造优质的绿色、环保型纺织品,坚持走低碳生产、能源节约、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企业始终坚持清洁生产,推动绿色发展;坚持节能减排,推动低碳发展;坚持生态环保,推动循环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文明发展,走出了一条基于纺织而又超越纺织的绿色、低碳、科技、人文之路。 在今后的发展中,鲁泰将继续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模范企业,发挥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努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纺织行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子斌 出镜集群 柯桥印染产业 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印染产业集群 《柯桥区“十三五”高端纺织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印染。而始于2016年初的柯桥印染行业“亮剑”行动更是紧紧围绕“绿色高端 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目标,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决战两年,促进印染产业实现质的跃升。在柯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印染产业决战“十三五”的重要利器。 柯桥的这场“亮剑”活动主要从绿色环保、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现场管理四个层面展开。 柯桥的印染产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高峰时期年产能达200亿米,年销售收入650亿元。在2016年“亮剑”行动之前,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星罗棋布,分散于柯桥区内的各工业小区、镇、村,并养活了10余万名企业职工,连接着上千家上下游企业,但改变也迫在眉睫。 壮士断腕亮剑印染产业 绿色高端目标获企业认可 根据2016年1月25日召开的柯桥区印染产业整治“亮剑”行动部署大会,从2016年2月7日零时起,64家印染厂被关停整治。消息一出,震惊了全国印染界。首批64家关停厂涉及了柯桥区三分之一的印染企业。有人担心柯桥印染产业这种壮士断腕式的整治很可能是“赶走了和尚空了庙”。但事实上,整治活动以来,柯桥区印染行业整体税收与整治前基本持平。 柯桥区印染工业协会执行会长、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海表示,根据柯桥区十条验收标准,废水要按照国家环保标准稳定达标,污水预处理站中的污水池要除臭、加盖;定型机使用的二级静电除尘装置处理系统要升级成三级系统,并对印花机、蒸汽机进行废气处理;而废料、废包装袋、废染料、废油等危废物品则进行集中保存,并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处理。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整治活动中,企业技改投入达15.55亿元,淘汰落后设备2023台(套),拆除违法建筑110余万平方米,煤炭消耗量下降69%,污水排放量减少13%,污泥排放量减少17%。同时,天然气消费量上升72%,染费价格平均提升20%以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印染整治对企业来说很有必要。”李传海说。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有些抵触、焦虑到如今平静、乐观地看待这次整治。虽然印染企业因为技改、停工、减产造成了上千万乃至更大的经济损失,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创新管理是未来印染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环保升级迎来浴火重生 蓝印时尚小镇畅想未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策。而柯桥印染产业在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新定位下,花费重金引入高端设备,吸引人才进行技改,坚决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传统印染产业的浴火重生。 浙江乐高印染有限公司是柯桥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的一家印染标杆企业,整治期间,公司投资280万欧元从瑞士引进了绍兴首台无水染缸。走上绿色环保之路的还有成立于2012年的华越印染有限公司。华越印染投入不下5000万元引入新型水处理设备,目前,其日处理2000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使企业用水的重复回用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9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华越印染的环保提升项目还获得了一家著名投资公司的青睐,目前该公司已与华越印染合作成立了中水回用环保技术企业。 除了华越印染尝到节能减排的甜头外,借助这次印染大整治,柯桥区政府也顺势助推一批标杆企业上市,培养行业龙头企业。柯桥区已出台政策,对在上海、深圳主板新上市的印染企业给予奖励。目前,已有4家印染企业启动股改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工作。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道路。此次整改后,集聚众多印染企业的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将投资80亿元花三年建设蓝印时尚小镇。小镇内工业与人文、旅游、艺术将实现有机融合,目前其规划已基本出炉,将致力于打造“中国色彩之镇”。 “我们希望通过环境再造和三废治理,让人们见到一个全新的印染集聚区。”滨海工业区管委会(马鞍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不能保大弃小,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纺织行业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试点行业之一,正在逐渐摆脱人们以往“高污染”、“高耗能”的旧印象。科管严控的贯彻、高新技术的投入、智能制造的普及、人文环境的建设……已经让部分纺织企业成为当地青山绿水的保卫者、产业转型的排头兵,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 顺大势者,成大器。最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印染行业也在2016年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特别是柯桥这个占全国印染产能三分之一的印染重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亮剑整治,这也向国内其他区域纺织印染发展释放了信号:“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是纺织行业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纺织行业虽然有鲁泰、互太、万事利这样早早走上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优质大企业,但更多地是虽然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却又迫于改革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压力而行动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 “十三五”时期,纺织行业需要在持续引导企业转变理念、关注生态建设、梳理典型示范的同时,切实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难题。要让中小型企业摆脱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产生生态文明建设抱团发展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发展进程。 这样的企业越多,这样的地区越多,整个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开展得更加顺利、更加卓有成效。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