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依文:让深山绣娘用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7-27


  本刊记者-徐长杰

  开栏语: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纺织工业是“母亲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产业发展更直接惠及“三农”,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当前,行业积蓄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履行责任、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企业,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贡献。还锻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打胜仗的行业和学校技术能手队伍,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后的技能提升问题。 

  为此,《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专栏,围绕“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聚焦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讲述小康故事、纺织故事。 

  通过16年的努力,依文集团董事长、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和团队走进上百个贫困县,直接带动了13000多名绣娘走上脱贫之路,也带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4000多家小微企业创业者走向国际市场,摸索出一条让贫困地区的手工艺人通过数据化接到订单,通过产品化走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脱离贫困的产业扶贫之路。她决心,未来她将继续通过这种方式带领更多绣娘脱贫致富,让她们用越来越精湛的手艺惊艳世界。

  16年前,依文集团董事长、依文•中国手工坊创始人夏华带领团队走进大山,将“让深山绣娘用自己的手艺脱贫致富”作为她和团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16年来,她和团队每年行走39000多公里,挨家挨户地寻找绣娘,建立家庭工坊,进行订单式培训,让他们用自己的手艺就能养着鸡、养着鸭,背着娃、绣着花,还能养活自己养活家!

  16年来,她找回了13000多名绣娘,整理出5000多种中国民族传统纹样,建立了系统的手工艺者和传统美学纹样数据库,至今已覆盖了含内蒙、西藏、青海、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区的20多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200座家庭工坊,将原本非标的手工艺产品形成标准化定价模型,继而又打造了让深山绣娘依靠手艺改变命运的市场化平台——深山集市,让绣娘的产品可以走出大山,卖给全球的消费者。

  16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已经形成了一条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数据化、产品化、IP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型,她让都市读懂了大山,让未来读懂了过去,让世界读懂了中国。

  01 

  让绣娘的一针一线变成价值 

  深山绣娘拥有传承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湛手艺,但是她们的产品却无法与现代市场接轨,因此夏华派设计师进驻大山,与绣娘一起研发设计,创造出她们既能实现又符合消费者审美的产品。

  依文·中国手工坊的设计师对村寨中的传统纹样进行提取和二次创造,设计成精美的手工刺绣笔记本,给绣娘进行订单式培训后将原料分发给绣娘,绣娘在家庭工坊里边绣,依文团队边将成品卖向全球市场。据统计,一个熟练的绣娘平均一天能够完成4-6本笔记本,便可每天在家里背着娃、绣着花赚到200-300元,工艺熟练可以刺绣时装和包包的绣娘每天的收入可达到500以上。

  16年来,夏华带领团队每年往返深山40多次,走访各个村寨,寻找和培养绣娘带头人,打造绣娘IP,让她们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带领整村脱贫。

  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绣娘梁忠美就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平台上的一员,7岁时不幸失去了左臂,成为了一名独臂绣娘。原来,她在村子里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钱,在加入依文·中国手工坊之后,夏华让设计师将她刺绣的蝴蝶提取成纹样IP,设计成时尚化和现代化的服装、包包、靠枕、餐具等生活用品并带入市场,将梁老师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蝴蝶仙子”,现在她的年收入已经能达到百万元。夏华还为她在当地建立了绣梦工坊,让她带动上百位绣娘跟她学习刺绣,为她们对接订单。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的绣娘潘玉珍奶奶也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平台上的一员,她自幼传承苗族织、染、绣工艺,绣龄长达60多年,如今已是74岁高龄了。加入依文·中国手工坊后她带着女儿和孙女一起绣花赚钱,实现了年收入150多万元,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她的成功影响了周边村镇几百位绣娘,今天她们也和潘奶奶一起重拾针线,用祖辈传承的手艺书写起了她们的脱贫故事。

  02 

  联手打造贫困地区文创品牌 

  云南省元阳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的哈尼梯田和哈尼服饰是元阳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夏华和团队为其打造了源自当地的民族服饰品牌——云尚哈尼,将哈尼梯田变成纹样绣在现代服装上,通过国际时装秀让哈尼文化以最时尚的方式刷新大众的认知,让哈尼绣娘和现代时尚设计师的作品变成高级定制的时装,走进大都市人的生活,为她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深山集市是依文·中国手工坊为贫困地区手工艺者搭建的场景式、体验式的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它还原大山深处的集市氛围,为各地手工艺人和贫困农户提供了有温度、有态度的销售场景,也让都市消费者过上一把“赶集瘾”。

  从2018年至今,依文·中国手工坊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西安等地举办了上百场“深山集市”,集市中8万多款设计师和深山手艺人共同创造的具有现代设计感的文创、服装、配饰、首饰、家居产品,以及数千种深山美味,吸引了数百万消费者驻足欣赏、购买体验。

  通过深山集市,直接、间接带动了数万名贫困地区手工艺人走上脱贫之路,为4000多家贫困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打通了他们的特色产品走向都市市场的通路。

  03 

  民族手工艺国际化 

  带领绣娘走向世界 

  2019年2月3日上午,夏华参加了2019年春节团拜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致辞。在团拜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各界代表。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与夏华握手时,夏华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依文•中国手工坊带领深山绣娘通过绣花脱贫致富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这个好!一定要把她们带到国际上,把这些产品国际化。”夏华时刻铭记着总书记的指导,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绣娘和民族的产品带上国际。

  2017年9月中英建交45周年之际,夏华带着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贵州绣娘穿越9000英里走出了国门,走进了伦敦,和设计师们一起在中国驻英大使馆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手工技艺和脱贫成果。

  2017年12月,夏华带领广西和贵州的绣娘参加了“第五次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主题活动,向世界演绎中西文化交融辉映的时尚美学。依文·中国手工坊近400个国际品牌进行合作,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再创造,并将相关手工刺绣订单对接给绣娘,让绣娘的手艺通过国际品牌和设计师得以全球展示。

  2019年10月,在世界华商大会的启动仪式上,夏华带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绣娘们用一场“风花雪月”时装秀再次惊艳英国。同期,夏华还将“深山集市”开进了伦敦,当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亮相伦敦时,绣娘们精湛的手艺令欧洲的消费者们纷纷点赞,现场排起了百米长队,消费者争相抢购,甚至连绣娘手中的半成品都一抢而空。在不断将中国传统手工艺带上国际舞台的过程中,依文世界展示着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16年的努力,夏华和团队走进上百个贫困县,直接带动了13000多名绣娘走上脱贫之路,也带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4000多家小微企业创业者走向国际市场,她无怨无悔地将16年的时光奉献给大山和贫困地区绣娘们,并且摸索出一条让贫困地区的手工艺人通过数据化接到订单,通过产品化走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脱离贫困的产业扶贫之路。她决心,未来她将继续通过这种方式带领更多绣娘脱贫致富,让她们用越来越精湛的手艺惊艳世界。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