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编:璀璨十年 感恩有你 |
本刊记者—李英 11月27日,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人民政府、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人民政府、福建省长乐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新常态、新起点、新思路、新跨越——中国经编十年变迁系列活动”在海宁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副会长杨纪朝,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纺联副秘书长杨峻,中针协副会长林光兴,中针协副会长、中针协经编分会名誉会长沈顺年,中针协经编分会会长陈南梁,中针协经编分会执行会长房娜,海宁市市长戴锋,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魏国锋等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本次系列活动正式开始前,举行了第三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该代表大会进行了第二届会长委员会工作报告,第三届会长委员会提名及表决仪式以及第三届会长委员会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和对中国经编行业影响力,经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研究推荐,聘用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陈南梁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聘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经编分会秘书长房娜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执行会长,不再担任经编分会秘书长职务;聘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副秘书长曾鹏程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秘书长,不再担任经编分会副秘书长。沈顺年由于两届期满,根据章程规定,不再担任经编分会会长职务。 杨纪朝在会上说:“产业用经编产品是我国经编产业的朝阳领域,完善的产业配套,使经编产业不可替代。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经编市场变得更加开放,这将带动经编新材料快速发展,这将使经编产业能在纺织领域成为创新的典范。”
杨世滨在会上也发表了自己观点,他用三个“保障”来概括经编分会发展的基础——其一是各个产业集群齐心协力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二是一支专业服务于会员的队伍,提供了“人力”保障,其三是会员按期会费缴纳使分会运作有了可靠的“财力”保障。经编分会的发展,为行业的交流和成长搭建了平台,奠定了经编产业腾飞的坚实基础。在未来的5~10年,这个产业一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装备和原料两个领域,加上以更多的创新力度和发展动力,行业将不断扩展。
随后,“新常态、新起点、新思路、新跨越——中国经编十年变迁系列活动”正式开启。该活动包括发布《中国经编十周年变迁》纪录片;在丛书发行仪式上,发布了《中国经编行业发展之路(2005-2015)》、《中国经编技术创新之路(2005-2015)》、《中国经编十年变迁图文汇编(2005-2015)》、《媒体视野中的中国经编(2005-2015)》;《经编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发布与解析;发布2005-2015年度中国经编行业十件大事及十大优秀产品,其中,十大事件包括中国经编万里行、中国经编设计大赛等十件大事,十大优秀产品包括花边织物、少梳栉经编短绒星织物、弹性经编织物、经编网眼织物、双轴向涤纶经编增强织物、双针床经编长毛绒织物、双针床经编间隔织物、双针床经编提花织物、一次性成形经编无缝内衣、双轴向玻纤经编增强织物。 经编产业10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各地集群、行业、企业以及个人做出的贡献,活动对其中的先进进行了表彰。在颁奖仪式的集体篇中,表彰了 2005-2015年度中国经编行业优秀产业集群、推动贡献奖、十佳发展最快企业、十佳商贸流通企业、十佳供应商、竞争力十强企业;在颁奖仪式个人篇中,表彰了2005-2015年度中国经编行业先进个人、优秀销售能手、优秀经理人、十佳总工程师、十佳企业家;在颁奖仪式之贡献篇中,宣布了2005-2015年度中国经编行业十大优秀科技成果、十大重大项目、十佳会员单位、十佳会长单位、突出贡献奖;在颁奖仪式之传承篇中,表彰了2005-2015年度中国经编行业十大新锐奖、十大精英奖、终身成就奖。 王天凯发表重要讲话,用“感谢、感受、人才”总结本次活动。在感谢时,他提到,感谢各地政府、产业集群、企业、专业院校以及行业协会在10年时间里,为经编产业发展作出的共同努力;在谈到感受时,他说产学研政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是经编行业的一大特点,中国经编万里行这样的特色活动也为经编产业这一纺织细分支的发展起到了推广作用。最后,他谈到“人才”战略,指出像马桥经编研究院、经编技能擂台赛等都是人才培养,为经编行业一线操作工人提升自我水平的积极性,鼓励一线工人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操作能力,让专业技能突出的工人有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和舞台。
最后,“沙龙对话——新常态 新起点 新思路 新跨越”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全场人员在《圆梦经编》的欢乐气氛下结束了系列活动。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