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经编来了 |
本刊记者—郝杰 传统的服装制作,必须经过制版、裁剪、缝合等一系列加工工序,不仅生产周期长,还产生大量边角料,面料浪费大。而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艾诗丽智能全成型经编机采用独创的3D编织技术,一体织就无缝无痕的成衣服饰,3-5天内就可以完成客户个性定制的无缝成衣。
隶属于五洋纺织集团的艾诗丽3D服饰以“3D编织,一体成型”颠覆了传统服装生产模式,现已开发出手套、运动服、情趣内衣、连裤袜、内衣裤、晚礼服等产品,主要以氨纶、锦纶、丙纶、腈纶等为原料,独创无缝一体成型和三维模拟设计技术,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该创新属于纺织机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与纺织成形织造技术领域,涉及互联网、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技术等跨学科领域。完全颠覆了传统服装的生产模式,打造了一种新型的、产量高、成本低、高质量、多品种的3D全成形服饰生产线,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工信部消费品司曹学军处长在五洋纺机董事长王敏其陪同下参观五洋新开发的间隔织物,其可用于床垫等床品,不变形且透气。 9月24日,来自全国针织重点企业、科研院校的400余位代表来到江苏常州,参加针织行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代表们参观了经编全成形服饰智能生产基地和五洋纺机数字工厂,并观看了艾诗丽2015极致经编新产品展示,各位来宾对经编系列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水平颇感惊喜,连连惊呼“智能经编来了”。 五洋纺机数字工厂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标准设计,目前有员工55人,在加工技术方面彻底颠覆了传统加工工艺,全部采用数字化设备和管理,去年开始启动,预计5年全面建成。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智能化装备是纺织工业智能制造的重要方面。在经编领域,立体成型编织设备率先迈出了智能制造的步伐。此次交流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主办。早在2011年,五洋纺机“高效织造智能化经编生产线”项目就成为国家“十二五”首批智能专项。经过近4年的攻关研发,这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交流会的目的在于通过宣传和推广智能制造先进典型,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观了常州机电职业学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中心、艾诗丽3D经编全成形服饰体验中心、中国双针床经编机产品研发中心、经编全成形服饰智能生产基地、五洋纺机数字工厂,并观看了艾诗丽2015极致经编新产品T台秀。
艾诗丽3D经编服饰千变万化的蕾丝、繁复梦幻的提花,让每一件产品都堪称一件艺术杰作。一场新产品发布会,把经编推向极致,让人们看到经编产品美好的未来。 在下午的交流会上,工信部装备司领导对智能制造政策进行了解读。来自中科院、机械联合会的专家还就互联网+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及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策略进行了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介绍了互联网+与纺织创新发展,五洋纺机则介绍了纺织机械智能工厂建设、针织智能工厂管理系统,以及经编全成形服饰智能生产的创新成果。
由五洋纺机打造的“环球经编网”也在交流会上启动上线仪式。网站力争成为全球经编产业领域最专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电商平台。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纺联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江苏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等领导参加现场交流活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主持了现场交流会。
观点鲜明
高勇:纺织业在“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建立和推广6条智能生产线:纺纱智能生产线,涤纶长丝生产线,针织智能生产线,印染生产自动线,无纺布自动化生产线,服装缝制过程自动线,最终纺织业将告别劳动密集型的形象。 杨世滨:中国针织工业已经占全球纺织贸易份额十分之一,智能制造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管理能力功不可没。“十三五”期间针织行业将坚定不移地落实两化融合目标和“纺织十三五”规划目标。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