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经编:新常态下孕育新一轮创新与变革 |
本刊记者—李英
5月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暨第六届中国·马桥经编交易会以一场形式简朴但内容丰富、规模不大但气氛热烈的新闻发布会,在位于浙江海宁的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宣布开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锋,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沈顺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魏国峰等领导嘉宾出席。
作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的传统赛会,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和中国·马桥经编交易会是“海宁潮国际博览会”的正式项目,已经成为经编行业的品牌活动。本次赛会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和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共同承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据悉,今年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于3月份正式启动,到5月份截稿,两个月时间,共收到97家企业的472份参赛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一线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的最新研发成果,经编企业的科研实力可见一斑。18日-20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马桥经编交易会设置了中国经编总部商城的3000余平方米常驻型展示区和经编总部广场新搭建的3250平方米展示馆。“4月份启动招展工作以来,不到一周,标准展位就预订一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范浩毅告诉记者,交易会共有69家常驻企业和71家场外企业参展,还定向邀请了广东、江苏、新疆等省(区)和义乌、南通、绍兴等地专业市场的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前来观展采购。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魏国峰 虽说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活动,但组委会每年都赋予新特色、新亮点。正如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魏国锋在发布会上介绍的,今年活动的亮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接地、融合、延伸、环保。 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以来,一直以“推广经编”为已任,设置了服装、玩偶、户外用品等分赛事,通过先让设计者了解、使用经编产品,再达到大众认识经编产品的目的。通过大赛的努力,这些年来,经编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经编、运用经编。与此同时,经编企业自身在转型之路上也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新品品类层出不穷。魏国锋说:“面料织造作为我们园区产业链中最主要的部分,亟需一个展示和宣传的舞台。”第十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调整定位,主打面料设计,让大赛更“接地气”,企业把最新、最潮的面料拿出来参加评比,引领市场时尚风向标,接轨时尚市场和科技市场的最前沿。豪生经编的超柔烂花经编布、宇立新材料的特殊投影材料、科源经编的天然纤维经编产品等都在交易会上集中展出。 在安排上,设计大赛和交易会也不是简单的举办时间上的重合,而是真正从深入对接起来。组委会选取了部分经编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在经编交易会上作专门的展示,增加交易会的亮点,提升交易会的内涵。 交易会邀请的专业观众中,有一批是往届经编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这些当年的参赛选手,现在或在大型服装企业担任设计工作,或拥有自己的定制工作室,他们十分关注面料的潮流走向,也有较大的产品需求量,这将成为设计大赛和交易会最紧密、最深入的“融合”。由福建省十佳服装设计师陈宇创立的“上手工作室”因为下属多名设计师曾是经编设计大赛的参赛选手,而与海宁经编建立了联系。记者了解到,交易会期间,“上手工作室”将委派两名设计师专门来交易会选订经编面料。 杨纪朝等领导参观展会现场 从2014年第五届经编交易会开始,参展范围已经从传统的面料参展商,扩展到化纤工业丝、经编机械设备等产业配套商。今年,参展范围进一步扩大,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延伸,引进了加弹机、印染助剂、染整设备等企业前来参展,使参展企业互为专业观众的一部分。常德纺机每年都派代表参加交易会,去年交易会开始吸纳设备商参展后,他们第一家报名,并将设备拉到现场做特展,欣喜的是,设备现场就被订购。在交易会上,该公司销售经理杨蕾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有近1000台各类经编及相关设备经编园区销售,此次交易会上展出的设备也已经被企业预订。 杨纪朝等领导参观展会现场 除此之外,“环保”这个“新常态”下的“新时尚”也成为本届赛会的表达热点,展示了海宁经编打造蓝天、碧水、清气、植绿,全面打造“生态、美丽”园区的决心。经过筛选,交易会择优吸纳了江苏巨联、德清德天、绍兴新宇环保等多家环保企业参展。在交易会现场,绍兴新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宋善举告诉记者,“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非常重视环保,相信我们的新产品在这里会有广阔的市场,交易会聚集的专业人员多,商机也就多,经编产业的良好前景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市场潜力”。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