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强国之栋】天虹集团:纺企海外生产领导者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12-14


对话领航人
洪天祝:梦想的推理大师
  与洪天祝聊天,从来都不会很“隆重”。这是天虹人的评价,也是记者专访后的感受。

   聊天虹的过去,他不谈“历史”,重在点评,像个“局外人”。聊天虹的现在和未来,缜密、务实,方方面面。他不爱展画卷,更热衷去“推理”整个梦想的全过程。不过,谈及关键点或点睛之处,兴奋与豪情瞬间流露,又是一副打天下的架势。“天虹的枝叶在全世界散开,根却牢牢扎在土地里。”洪天祝说。

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 洪天祝

   当被问及是否是一位亲力亲为的企业家,洪天祝不禁笑了起来,一直坐在旁边的天虹纺织集团面料服装事业部副总裁强庭国,也忍不住发了一番感慨:“洪总在细节上的管理,那绝对是非常到位的。我们在越南新建的印染车间,占地多少平米、各个厂房面积多大,甚至厂房的门的宽和高,洪总都能脱口而出。他不仅是天虹战略的总规划师,连厂房内的机器如何摆设更人性化、更科学合理,他都要和我们一起进行设计。”  

 

  TAweekly:看得出,您在管理中非常享受和大家一起做事。  

  洪天祝: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这里面隐藏着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掌握放权的尺度,每个企业家的理解和做法都可能不同,这取决于经历和时间等,答案没有一定之规。天虹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决策层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全部心血,每当一个新的项目开始启动,或一个新的事业部诞生时,我们都会参与其中,但当基础架构完成,规章、纪律等都制定完毕,我们也告诉自己,一定要放手,一切交给团队,相信团队。  

  TAweekly:现在“走出去”已成为共识,中国企业是否有很多选择?如南亚、非洲等?  

  洪天祝:与非洲、南亚等地区的国家相比,越南与中国文化相近、距离短、政策优惠,尤其在TPP框架协议之下占尽优势,我认为现在还是先在家门口把事情做好吧。  

  尽管海外市场优势尽显,但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却是“望洋”兴叹,国内、国外市场,完全不同。举一个例子,在国内,当你拥有一个好的项目,可能只需要一部分资金,就可以撬动起一个板块。但在海外,由于金融体系尚未布局完善,且跨国融资渠道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一个逻辑上非常合理的项目,只能停留于纸面,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需要一个较为成熟的海外平台作为依托。   

  TAweekly:TPP协议之下,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会如何影响越南?    

  洪天祝: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了100多项重大项目合作,此外,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四大平台筹建工作加速,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提供实质性金融支持。   

  越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拥有的优势条件太多了,而中越两国经贸合作也一直在稳步发展,贸易额增长,投资合作不断加强。   

  对越南来说,作为TPP谈判的成员国和纺织业的重要出口国,越南将享受到TPP成员国的出口免税政策,因此,越南正成为全球纺织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   

  TAweekly:打造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纺织产业园,国内有没有先例?    

  洪天祝:在海外,建设属于中国人的海外生产集群,我们肯定是首个。   

  天虹现在要做的是敞开心胸。天虹在越南产业园仅基础设施一项的投入就达10亿。我们要和整个亚太地区的优质的中小企业展开互动与合作,为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海外发展平台,共同完成“大家”的国际化战略。   

  而对进驻天虹越南产业园的企业,并非没有门槛,但相比于实力,我们认为更重要的“门槛”是理念,要认同并向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模式,与天虹形成一个较为显著的优势互补。   

  TAweekly:您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产品领先与模式领先哪个更重要?    

  洪天祝:上世纪,美国杜邦、日本东丽、伊藤忠等大型纤维生产企业积极谋求转型。经过漫长的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公司已经进入到模式领先和产品领先双轮驱动的发展时期。   

  纺织人推崇莱卡,除了产品本身令人舒适外,更重要的是,在纺织领域,杜邦是第一家将一种纤维成功打造为全球知名的产品品牌的企业,借此获得了在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核心地位。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发展路径,是处于当前形势下的国内纺织企业应该去学习和借鉴的。   

  TAweekly:天虹为什么敢于创想?做这件事情具备了哪些重要的优势?    

  洪天祝:首先,天虹拥有全球视野,海外投资经验丰富;再次,熟悉越南市场,当地政府鼎力支持;第三,我们是行业领军企业,引领企业抱团出海。   

  天虹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17个生产基地,其中6个生产基地位于海外,在越南有4个。产业覆盖拉美、南亚、中东等地区,天虹集团计划在缅甸、印尼、印度、孟加拉国以及北美洲开设生产基地。   

  集团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巴西、土耳其、孟加拉国、日本及韩国等,主要的功能性机构遍及全国。因此,天虹集团具备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和海外投资实战经历,也已初步具备统筹利用全球要素资源的能力。   

  在财务领域,天虹集团一直积极争取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资源。这一点不要小觑,天虹在财务领域的国际化操作经验,无疑将为更多“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护航。   

  TAweekly:天虹会专注于实业吗?    

  洪天祝:以天虹现在的实力,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第一,我们还是专注于实业;第二,我们最擅长的还是纺织业,而且在海外拥有了丰富的经验,也正巧是当前产业转移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们选择了这件事情。目的并不出于赚钱,而是天虹对自我的突破,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驱使。   

  TAweekly:您曾说过,响应政策、顺应时势,做企业就会简单许多。但其实,把握时势恰恰是件很难的事情,您是如何做到的?    

  洪天祝: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会给企业发展创造出新的空间,这是企业家应该尽力去把握的方面。   

  天虹在这方面确实嗅觉比较敏锐,但我认为,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执行团队,每当有一个新的决策出台,他们会百分之二百地执行到位,比之前设想的还要好。我也很感激我的团队,允许我不断试错。   

  纺织行业不同于很多行业,企业的影响力不是靠几位明星经理人就可以实现,这终究是个辛苦的行业,要做出一点成绩,还是要靠大家,靠做实事。   

  TAweekly:中国纺织行业会出现千亿级的企业吗?    

  洪天祝: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纺织主业达到千亿级的纺织企业,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诞生几个千亿级企业,说明本身还是高度分散的,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中国纺织行业当然有可能诞生千亿级别的企业,现在就有优秀的企业正在思路清晰地向这个方向发展。   

  至于实现的方式,其实我个人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感受最深的还是合作二字。合作意味着联盟,发挥所长,共赢互利,志同道合的企业共同打造出规模;同时,每一个企业因子又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的扩大,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是没有意义的。   

  TAweekly:谈谈您对未知的看法吧?作为一名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路挥刀拓荒至今的企业家,您如何看待未知、应对未知?    

  洪天祝:未知并非都指向外部,更多时候是对内部的无知,对自我的无知。从这个角度,领导者凡事亲力亲为倒是会带来一个好处——更了解自己。如果凡事都能清晰客观地衡量自身,明确自身的需求和目的,那么,对外界的判断就会自成体系。   

  实际上,一切恐慌,恐怕都源于对自己的无知。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