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纤维力量,领创未来,全球纤维领域高层齐聚萧山探讨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9-06


  本刊记者-郭春花  

   纤维新材料是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化纤纺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从纤维到面料,从生产到市场,从衣被天下到国防、军工、交通、能源、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小纤维发挥着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纺织化纤工业经历了怎样的涅槃蝶变?新时代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将给我国化纤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纤维生产国家和地区未来将如何发展?全球原油市场的变化将对化工、化纤产业链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潮流,世界化纤行业如何应对?我国化纤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的最新动向,以及全球化纤行业将如何实现协同共进?  

   9月5日,以“纤维力量,领创未来”为主题的2018世界纤维新材料大会暨第24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萧山2018)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纺织化纤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中国和世界化纤工业在发展、科技和市场等方面的前景分析和研究成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副会长许坤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中纺联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诸葛建,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大庆,欧洲人造纤维工业协会理事Van Houte,日本化纤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上田英志,印度合成纤维工业协会会长UDESHI、秘书长KAPU,泰国化纤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韩国化纤协会主任郑昌勳,台湾纺织业拓展会秘书长黄伟基,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团组团长苏百煌,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沈西洪,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建林,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水荣等领导嘉宾参加会议。   

   此外,还有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各专业协会以及萧山区发改委、经信委、招商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来自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国亚琛大学、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等专业院校和研究院所的业界同仁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承办。  

   开幕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主持开幕式。  

   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大庆致欢迎辞。他指出,化纤制造业是萧山区最大的传统主导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行业地位日益突显,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各要素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准,是全国首批命名的国家级纺织产业聚集基地,拥有恒逸、荣盛等上榜2017中国企业五百强的上市公司。目前,全区化纤总部型产能达1095.3万吨,占全国化纤总量的22.16%,约占世界化纤总量的14.02%。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萧山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总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城区改造重建、城市功能重组、产业腾空重塑,通过破立并举、综合施策,着力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做深“四换三名”文章,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打好化纤制造业改造提升硬仗。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不断推动萧山化纤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努力再造萧山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萧山样板”。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诸葛建致欢迎辞。化纤是纺织最重要的原料,也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浙江省化纤集聚态势明显,杭州、嘉兴、绍兴三个地区的化纤产量和产值占全省的80%以上,其中萧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化纤产业基地。浙江化纤产业拥有从原料到织造、印染、服装、针织、经编、家纺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拥有荣盛、桐昆、新凤鸣、恒逸等化纤龙头企业。同时浙江化纤产业发展也有一些短板,如产品档次不高、同质化严重等。下一步浙江省将进一步以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拓展应用为路径,推动化纤行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当前,全球技术创新处于极度活跃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3D打印、智能机器人、页岩气、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质、新材料等领域的革新层出不穷,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并孕育新一轮工业革命。纤维新材料产业与新兴科技和业态融合,形成前所未有的多维发展空间。  

   全球化纤和纤维材料产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带动下,从自身优势出发,拓宽发展渠道,勾画发展蓝图。以新一代智能型纤维、纱线及织物、高技术非织造材料、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纳米及石墨烯纤维先进材料和再生纤维材料为代表的新领域加速突破,开辟了纤维新材料高科技、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的新局面。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纤维新材料领域一直致力于促进和世界各国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中国纤维新材料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世界也需要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和制造基地。希望本次大会能够成为世界纤维新材料领域同仁探讨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并将各路专家、学者、从业者的新理念、新设想汇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共同推动世界纤维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致辞中讲到,当前,世界化纤行业加速调整,纤维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中国化纤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化纤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推进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王新哲提出四点措施。第一,实施“两大”战略。一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纺织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设,完善纤维新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和应用协作创新。二是要实施“三品”战略。发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平台作用,促进化纤行业“增品种”;要广泛普及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经验,促进化纤行业“提品质”;积极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和品牌国际竞争力,促进化纤行业“创品牌”。  

   第二,推进“四大”新型制造方式。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引导和鼓励化纤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经验交流。二是推进绿色制造。继续组织制订、宣贯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三是推进服务型制造。积极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和经验推广活动。四是推进个性化定制制造。积极推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模式变革。   

   第三,促进“两大”融合。一是促进“两化”融合。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化纤行业深度融合,推进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二是促进全要素融合。搭建“政、产、学、研、用”沟通协作平台,创新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行业生产要素融合新模式,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全要素融合长效机制。   

   第四,推进“三大”合作。一是推进产融合作。促进化纤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合作,实现行业创新与金融发展、品牌价值评价和金融融资的有效对接,产生聚变效应。二是推进产教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增添人才红利。三是推进国际合作。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优势化纤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建设境外优质化纤原料基地,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国际配套,健全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 

   发展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主持发展论坛。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走势,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虽有波动,但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运行格局稳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平稳向好。  

   盛来运指出,判断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一是经济增长从高速档成功切换到中高速档,增长的稳定性增强;二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换;三是需求结构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四是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五是发展目标由重视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民生事业发展。经济运行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支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加快改革创新。一是要保持定力,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二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改革开放,为转型升级创造良好体制机制保障;四要以稳应变,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针对美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处长陈怀生为与会者讲解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潮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陈怀生表示,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不会是“独角戏”,当国家间竞相进⾏贸易保护时,必将为产业发展带来伤害,会抑制产品的出⼝,抬⾼出⼝成本,严重阻碍行业的良性发展。  

   陈怀生建议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潮流,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在WTO体制框架下加强业界合作。继续加强与中国行业、企业合作,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关注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加强规则分析和理论研究,加强争端预防,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要做好市场替代,要进⾏资源整合和全球配置,加强对话、磋商和游说,寻求中国国际商会等商协会支持,做好产品排除工作。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白颐重点分析了未来几年石化行业发展对化纤原料的供应状况及竞争力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在PX-PTA-聚酯的产业链中,我国目前PTA和聚酯产能结构性过剩,而PX产能不足,全产业链发展供需不均衡。目前部分下游PTA、聚酯企业拟进入炼油-芳烃产业,预计未来PX-PTA-聚酯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将成为行业主流。  

   白颐预计,未来一段时期PX产能建设比较集中,3-5年后PX市场将进入多元化竞争态势,PX将由短缺状态转为低成本竞争格局。她指出,未来,石油路线仍是我国芳烃行业发展的主要路径,芳烃原料多元化发展取决于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成本竞争力、技术路线优化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仍需大力完善和优化示范装置,深入探索、优化多元化原料制芳烃的技术基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日本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上田英志介绍了全球纤维行业发展趋势。他分析,目前全球纤维行业正在增长,化学纤维将支持不断扩大的纤维需求。特别是高性能/高功能纤维的增长率预计会非常高。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上田英志认为,高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有必要建立国际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并提高对最终用户的功能意识,这将为化学纤维带来新的市场。   

   上田英志提出,全球纤维行业的未来趋势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关注可持续性问题,二是通过使用高功能/高性能纤维将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化学纤维/纺织行业。他介绍了日本化纤应用数字工具开发的时尚科技和智能纺织品,并指出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改变社会结构体系,也可能改变全球纤维需求/供应结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变化。  

   产量方面,1978年,中国化纤产量为28.5万吨,仅占全球总产量的3%;199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化纤生产国;2017年,中国化纤产量4919.5万吨,占全球总量近7成。  

   纤维加工总量和消费量方面,1978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不足全球总量的10%;2017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化纤成为纤维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的原料。  

   产品种类方面,1978年,中国国产化纤总产量为28.5万吨,能够生产的化纤品种包括涤纶、粘胶、尼龙、维纶和丙纶, 其中涤纶产量最大,为5万吨,丙纶仅2300吨;目前,中国化纤产业已形成品种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产业结构,常规纤维品种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纤维发展取得突破,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化纤产品差别化率已达到63.1%。   

   应用领域方面,由基本的衣被消费需求转向多领域应用。   

   投资方面,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投资领域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目前民营资本控制化纤产能比重达到76.5%。   

   企业规模方面,1985年,中国化纤总产量约为95万吨,仪征化纤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化纤企业,年产12万吨涤纶短纤,占全国总量的12.6%。

   主要合纤原料进口依存度方面,得益于化纤产业链的向上延伸,PTA和CPL的进口依存度明显下降,待国内PX项目达产,PX的进口依存度也将显著降低。

   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纺织化纤工业注入了不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化纤行业未来更要大幅度、实质性地减少在工商登记、市场准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行政性审批;推进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放宽对成品油、天然气的进口限制;引入大用户直购电,开展竞价上网;以扩大开放倒逼国内改革;扩大研发费税前抵扣政策实施范围;引入市场化的生态环保促进机制等。  

   端小平指出,新时期,行业更要加强自身建设,向科技、绿色、品牌、共享看齐,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自主创新,加强与环境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加强产品、企业、行业各层面的品牌建设,更大力度地“引进来”,更高水平的“走出去”。  

   会议还进行了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仪式。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刁敏锐介绍了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响应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并贯彻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再生纤维素纤维源于自然且归于自然的绿色属性,引导整个行业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成立了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并编制《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联盟为平台主动公布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创新行业绿色发展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在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会上,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副总裁Andre Wissenberg对全球纺织品市场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未来几年,人造纤维行业将继续受益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市场增长以及从棉花转向人造纤维的市场份额的转变,聚酯纤维是最重要的纤维。 

   格罗茨·贝克特公司产品及研发部主管、《纤维年鉴》主编Andreas W. Engelhardt介绍了全球纤维应用趋势研究。他介绍,去年全球纤维、纱线和聚合物非织造布的市场约1.1亿吨,相当于人均14.5公斤。该业务一直并将继续成为受人口和可支配收入增长驱动的增长模式。从服装、家用纺织品到地毯技术最终用途的纺织品应用将继续随着新的动态变化的市场规律而增加。  

   他认为,功能性纺织品(主要使用聚酯和粘胶纤维)将越来越多地获得市场份额,智能纺织品技术将越来越多地满足休闲和时尚服装的设计需要。未来影响纤维材料的趋势将是水、能源和节能化学产品,以及稳定增加的安全性、舒适性及丰富的服装产品。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设计副总裁Ryan Aanderud介绍了运动服饰设计发展趋势及纤维新材料应用。他认为,创新不是制造不同的东西,而是改进已经存在的东西,因为消费市场愈加唾手可得,消费者的期望越来越多。

  高端访谈 

   本次大会的高端访谈特别设计了两个对话环节,欧盟化纤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印度合纤协会秘书长S. C. Kapur,泰国化纤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台湾纺织业拓展会秘书长黄伟基,萧山区副区长魏大庆,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荣盛石化董事长李水荣等嘉宾从不同角度畅谈世界化纤产业发展大势、面临的挑战,各国的发展优势及互相合作的契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化纤行业取得的巨大进步等。 

  

   两个对话环节分别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主持。  

   蒋士成: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一个道理,人要有信念和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化纤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到现在中国已成为拥有最齐全的化纤品种的国家。这说明未来我们也要不断创新,尤其是科研单位和企业要联合攻关,提高产品功能化,生产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上下大力气。同时要在高性能纤维、石墨烯纤维、智能纤维等新材料方面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此外,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魏大庆:改革开放为萧山企业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萧山带来了发展空间。如今萧山成为国内最大的化纤产业基地,并带动了相关产业,涌现出了众多企业家,为萧山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  

   俞建勇:改革开放40年给纺织行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而化纤产业很好地抓住了机遇,释放生产力,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特别是在1998年,我国化纤总规模上走到了世界前列。2005年左右,我国又在高性能纤维方面有了巨大进展。此外,改革开放还带动了科技进步的整体提升。  

   李水荣:改革开放40年给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投资和创新方面。荣盛化纤几十年来投资聚酯、纺纱、织布等领域,不断创新,如今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我感受到一定要讲诚信、讲质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黄伟基:大约20年前,台湾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台湾纺织企业特别迷茫。当时日本在大力发展功能性纺织品,台湾企业随后开始引进学习,将新纤维、新纱线、新面料串起来,形成新的纺织品,可以说从上游到下游,整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研究院所的作用,未来台湾也还会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更先进的纺织品。  

   9月6日,大会还将举办纤维新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德国亚琛大学技术交流专场、绿色发展与纤维产业链的高值化等四场分论坛。(照片由黄玮提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