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XX 只是填空题 |
本刊记者 黄天玉
前几天,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他参与创立的一个街头服饰潮牌准备与美国工厂合作,以后推出的产品一律“Made in USA”。他的理由是,比起“Made in China”,“Made in USA”的名头要好听许多。 在一些淘宝代购卖家的店铺首页中,你常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对Made in China 十分介意的请飘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请做足功课再下手。”历史原因总是让很多人对“Made in China”抱有偏见,人们买了一件洋牌子的衣服,却并不乐见它产自于本土。记者就曾遇到过一位执着的小伙伴,专门到韩国的新百伦专卖店,只为买一双美国制造或英国制造的外版运动鞋。 不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或许可以为“Made in China”平反了。在2013 年度,全国进口服装、玩具、食品接触产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质量状况白皮书中,进口服装的不合格率高达8.27%。据悉,去年全国抽检进口服装22472批,抽检率为38.88%,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货物1859批,不合格率为8.27%。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色牢度、纤维成分含量及pH 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质检总局方面表示,对于涉及安全卫生环保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均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这份白皮书还特别点名批评了快时尚品牌,认为其采用的全球统一物流模式和买手制度,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环节和针对中国标准的检测。此外,这些品牌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提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热炒的“求救标签”事件。产地分别为罗马尼亚和印度的英国廉价服饰零售商Primark的连衣裙上惊现“被强迫长时间痛苦工作”和“有辱人格的的血汗工作环境”的求救标签,经调查被认为“很有可能是一起在英国国内制造的恶作剧”。 Primark或许可以为这个恶作剧而引发的“丑闻”松一口气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品牌可以放松。这两年,快时尚巨头ZARA相继在巴西和阿根廷闹出“血汗”工厂风波,引来大规模抗议。去年年底,H&M 承诺到2018年将为近85万纺织工人提供可资生存的工资。 “工厂”、“产地”、“工人待遇”、“质量”等字眼始终围绕着这些全球性品牌。一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好不好,与工厂和产地肯定脱不开关系,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人对待遇的满意程度也影响着一件产品的好坏甚至是品牌的口碑。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在这个产业加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Made in XX”应该只是一道关于成本与工艺的填空题,它是一个事实性描述,而非决定产品优劣的关键。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