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构建纺织产业新优势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3-18


  本刊记者_罗欣桐 /文 张彦山/摄 

  由产品看企业,从展会读行业。行业展会是市场性和展示性相融合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在前两天的展会盛况中,参展的纺织企业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说话,处处闪耀着行业智慧。在迈向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冲刺阶段,在内外两个市场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纺织业直面挑战,以春季联展发出“供给侧改革”呼声,展示了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的决心。

  启示一:

  紧贴市场 提供有效产能

  得益于纺织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先发优势,2015年纺织行业经济指标表现好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成为支撑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同样透支了纺织行业的未来增长,行业内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分化现象。有持续保持两位数利润增速的优秀企业,同时也有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究其原因,固然有全球性和国内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但其根本是结构性问题。生活状态改变了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企业效益不好表面看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是有效供给不足。

  主打棉麻面料的天一纺织负责人表示,企业在今年的新品开发上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思维定势,甚至颠覆了行业惯例。如今消费者在服饰选择上追求更高的舒适感,这种诉求导致面料研发企业必须以人为本,摒弃以往只追求视觉华丽的思路,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因此,天一纺织推出了涤纶含量不超过10%的新品,大大增加了面料亲肤性和轻柔感。这种贴近市场、迎合消费需求、设计含量高的产品研发,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有效产能,更提升了产能质量,让企业实现了良性发展。

  在“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中,去库存、去产能是纺织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纺织企业这种研发思路的转变,恰恰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要求的体现。

  启示二:

  万众创业 协同创新产业链

  中国纺织产业经济转型势不可挡,其他发展中国家纺织成本优势的“前堵后追”,使得构建纺织产业新优势至关重要。纺织工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纺织强国梦,结合纺织行业特点努力向“工业4.0”方向升级,是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方向。

  从展会上不难发现,面料企业已经开始摆脱传统、沉闷的刻板印象,在高新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创意、品牌营销等方面发力创新。比如,主打亚麻面料的新申亚麻,从设计、生产到营销都呼应了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将创新基因和创客浪潮融入企业。

  新申亚麻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有一个十人的创客团队,企业生产和提供面料,创客团队则发挥智慧,设计出服装、家纺、配饰、家具等多元化产品。比如,企业门店展示的亚麻面料沙发,客户不仅能购买该种面料,还能购买该款沙发,甚至还指定该种面料定制其他产品。这种通过设计和创意实现的多元化营销,使亚麻面料的适用面最大化,进一步开拓了亚麻面料的市场空间。

  引进、消化、吸收的跟随型研发模式已不能满足纺织业对原创性研发的需求,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必须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扩大研发队伍规模、完善研发创新机制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和终端消费紧密衔接,来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启示三:

  绿色纺织 打造产业化生产线

  在高端时装提花面料企业巴瑞的展位,负责人关于工业化养蚕的一段解说饶有趣味。该负责人表示,巴瑞已经在工业化养蚕项目取得突破,从传统的种桑养蚕,改为用混合了大豆、玉米和40%桑叶的饲料喂殖。这种工业化养蚕方法不仅保证了产量,稳定了原料价格,还能控制丝的粗细,大大提高生丝质量。目前,工业化养蚕作为江苏省重点扶持项目,逐渐开始投入大批量生产,每年产丝约300吨。

  巴瑞通过对资源整合运用,开辟了更高效、更现代的产业化生产模式;通过规模化、流程化、专业化运作,从源头上解决了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及节能减排等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实现了绿色纺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十三五”规划中,纺织工业被赋予了全新定位,也面临着来自技术、模式、政策方面的挑战。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纺织工业替代性和颠覆性的变化没有出现,行业迎来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