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定制,当产业与市场彼此尊重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12-02

  本刊记者-邬莹颖 文/摄  

  如今的柯桥,在银泰、万达等商圈以及靠近中国轻纺城市场的育才路、万商路附近,都分布着各色装修精巧的服装定制店铺,这些店既不同于传统的服装加工店,又不同于传统的服装零售店,陈设精美、风格独特,服装设计师坐堂待客,一看就显得“高大上”。

  当人们对柯桥纺织产业还停留在进入门槛低,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时,柯桥纺织已经开始试水纺织产业新蓝海——定制,为时尚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元素。

  随着消费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批量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柯桥纺织企业从这种新兴需求中看到了转型发展的机遇,在个性化需求上细分出私人订制领域,尤其以家纺和服装两大领域见长。


  家纺定制:智能化软装满足个性需求

  随着智能家居之风劲吹,柯桥的家纺企业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智能定制,不断拓宽家纺企业的产品线。

  今年“双11”当天,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达1596万元,比去年增长30%。仅天猫平台,在第一个小时的销售额就突破200万元。15时,各平台累计完成去年全天的销售额;18时,各平台销售额累计突破1000万元,取得了窗帘类京东、唯品会第一,天猫第二的好成绩,同时也是今年柯桥区电商企业中销售成绩最好的。

  其实这并不是金蝉第一次在“双11”取得骄人战绩,去年“双11”、“618”,金蝉在天猫的窗帘类销售中就取得了第一,牢牢占据着窗帘类销售的龙头位置。而在软装定制方面,金蝉也走在柯桥窗帘企业前列。

  在前不久举行的“之江创客”2019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浙中赛区)决赛暨数字贸易峰会上,金蝉·万家帘品“全球软装定制中心”项目从众多项目之中脱颖而出,获得浙中赛区一等奖,同时也获得了入围全球总决赛的资格。

  为了适应行业电商“双创”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公司制定了金蝉·万家帘品跨境全球软装定制发展战略,计划在2020年投资5亿元,占地60亩,在柯桥建一座年产能2000万套的智能化软装定制中心,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产品需要的同时,也为窗帘品牌商生产效能的提升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柯桥本土企业,金蝉正实施“千城万店”计划,保证全国各省市县至少一家门店,扎根国内市场的同时定位全球。金蝉·万家帘品“全球软装定制中心”项目的电商模式根植于柯桥纺织产业,致力于给全球用户定制软装。尤其在窗帘方面,金蝉·万家帘品的国内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新零售模式+借力海外仓发展跨境电商已相当成熟,在国内电商销售平均每月可达500万元。截至目前,金蝉·万家帘品线下加盟体验店突破800家。


  服装定制:在家门口捕捉优势资源

  柯桥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智慧型的产业集群。这个智慧型产业集群的标志在于大量思考性企业的涌现,不管是有口皆碑的区域强势品牌,还是默默无闻的发展中品牌,它们都希望能够停下埋头制造的脚步,认真思索、寻找摆脱同质化竞争局面的“秘密武器”。

  浙江兴富发服饰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的Leadeal Club丽咖家是以“为时尚生活方式赋能”为使命的生活方式零售馆,通过产品、创意和文化理念的独特组合方式,帮助客户塑造时尚的生活方式。

  定制作为公司业务的新兴版块,创始人吴禹彤对此介绍说,“我们针对知性女性,如公务员、白领为受众的5+2生活方式馆,涵盖周一至周五的通勤装、商务时尚,双休日的度假系列、休闲系列、文艺复古系列、新中式系列、家居服系列等16个主题类生活纺织场景馆,希望能根据对客户的立体了解,满足他们分场合的精准需求,包括契合度、品质、价格、时效等。”

  有不少人在猜测,所谓的服装定制,其实是“新瓶装老酒”,因为他们小时候穿的衣服也是由家里人或者裁缝店量身定制、手工制作,与现在的服装定制并没有本质区别。对于这一说法,吴禹彤认为,服装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原料,二是设计,三是版型,四是制作工艺。服装定制店不但会在这些环节上把关,而且还会融入许多国际大牌的时尚元素,这些都是传统服装加工店和零售店不能比的。“公司有近三成面料选自柯桥,近些年柯桥面料从材料到花型都在不断创新。面料作为柯桥纺织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柯桥发展服装定制产业的天然优势。”

  当然,服装定制也并非是一个遍地可捡黄金的市场。吴禹彤表示,服装定制要让更多柯桥人接受,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互联网技术,满足客户服饰搭配等更多需求,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黏住客户,促成粉丝效应。另一方面,从市场结构来看,不要一味地紧盯高端市场,也可以考虑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的需求。

  未来,依托现有的纺织产业优势,定制的加入或将成为柯桥纺织产业整合行业资源、参与产业协同,推动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崭新标签。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