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路在何方”?听听他们怎么说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8-12


  本刊记者-王利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品研发基地/中心工作自开展以来,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行业各细分领域的领航者并始终保持着示范引领的作用。8月8日,2019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品研发基地/中心工作会议在安徽滁州召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领导、滁州市琅琊区政府及行业内基地/中心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滁州市琅琊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马晓光在致辞中表示,滁州位于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会城市南京、合肥之间,是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北翼城市,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产业集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在非织造材料产业方面,琅琊是“中国非织造材料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基地”,是滁州市“新型功能纺织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基地已形成从水刺热风等无纺布前端产业至母婴用品、护理卫生用品、车用无纺材料、工程无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规模化效应的非织造材料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产业研究部主任季建兵对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国际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对中美贸易摩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对美国贸易情况。他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市场分析持续降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在美国的市场的出口额降低近一半,每年损失20亿美元的出口额。二是,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东南亚国家、印度、土耳其,以及墨西哥等国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产业得到大的发展;降低自中国的进口,并蚕食中国在其他地区的出口市场。欧、美、日强化其在高端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优势。三是,重构全球产业供应链体系。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将会改变投资策略,将产能重新布局,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将寻求在周边低成本国家和主要市场所在国直接投资,降低成本,规避关税风险。

  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松林对企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分享。他从成本、人才、品牌、管理、创新和团队等方面分享了公司在管理发展中的经验,天鼎丰作为“全球胎基布生产领袖企业”,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他表示,企业创新永远在路上!天鼎丰现已拥有22条全球领先的“一步法”聚酯纺粘针刺胎基布生产线,2016年,天鼎丰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8000吨高强粗旦聚丙烯长丝针刺土工布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土工合成材料市场一项重大空白。天鼎丰申报首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成立智能制造项目部,确定生产线全部实现自动化,以生产MES系统为中心,制定了建设智能化工厂的建设规划。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行业发展部主任段守江围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品研发基地/中心的建设情况、服务情况和工作计划作汇报。据段守江介绍,截至目前,行业内共建有基地/中心25家,遍及陕西、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辽宁、安徽、湖北等地。目前对行业内的这25家产品研发基地/中心,协会已经初步形成了“高校项目对接会”、“展会期间新产品发布会”、“高等教育培训班”、“科技项目申报”、“奖项申报”“协会重要会议推介”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随着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持续深入,未来仍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好研发基地/中心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示范作用,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科技进步及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朱建针对琅琊区非织造材料产业基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他指出,自2017年基地成立以来,通过坚持环境优先、坚持政策引领、坚持项目带动、坚持服务至上等一系列性质有效的举措,基地呈现出“建设速度加快、企业发展加快、产业链集聚加快、发展质量趋优”的发展态势。2018年基地企业总产值达20亿元,完成税收约1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0亿元,已具备从原辅料、到产品研发织造、再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配套能力。目前基地已投产和在建非织造布生产线共计31条,产能10万吨。下一步,琅琊区将继续加强与中产协合作,坚持招大引强、坚持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坚持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不断推动产业智造升级,全力打造一流非织造材料基地。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雄对产品开发策略与基地建设经验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基地发挥依托单位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深入开展安全防护用纺织品领域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检测服务、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他指出基地建设的方向是,应不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加强科研、检测基础建设,提升产业化规模和水平,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扩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加强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分依靠产学研联合,统筹共享科技资源,开展军事防护装备、航空航天防护装备、智能可穿戴系统等跨学科合作,提升基地创新水平,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在交流环节,传化集团、大连华纶、鲁普耐特集团、大连华阳等行业基地代表积极踊跃发言,根据公司内部的发展情况和创新举措,从人才、设备、研发技术、新材料等多维度、全方位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提供企业智慧。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表示,今年年初,协会组织了产品研发基地/中心的需求调研活动,特别是在企业关注的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平台建设等6个方面。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基地企业的真实需求,调动协会内部资源对这些需求提供一些有效解决方案。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人才服务,协会已联合东华大学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联合招生工作,旨在帮助行业内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借助东华大学网络教育平台,为基地企业在职员工开通专升本或者第二本科学位网络培训(纺织工程专业)。精准对接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基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计划每年组织1~2场对接会。对企业进行重点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去对接资源,衔接项目,推动合作。成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上下游一体化,推动关键性技术和专项技术的推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总结中指出,在过去几年里,诸多基地企业对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很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出口将面临着下滑和潜在压力。对于行业发展,李陵申提出以下方向:一是能力建设,研发基地/中心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以自身创新能力覆盖整个行业,因此基地企业应从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储备等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强化内部能力建设。二是引领示范,积极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展会等,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和中国纺织行业发展大局,提升企业影响力,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行业服务,目前,研发基地/中心建设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但未来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分管领导要在创新基地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还可以组织基地到国外参观科研院所,分析行业差距和自身短板,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该企业专注于水刺无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水刺无纺布产品主要运用于湿巾、婴儿湿巾、妇女卫生用品、革基布、汽车内饰和医疗卫生用品等领域。金春无纺布向德国安德里茨集团引进了一条全新高速水刺生产线,该生产线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目前企业拥有水刺生产线6条,年产能可达35000吨。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