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各地两会陆续召开,纺织服装业代表委员为行业发声 |
本刊记者-郝杰
2022年新年伊始,地方层面已陆续进入“两会时间”。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2021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陆续出炉。此外,从经济目标到民生实事,各地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纺织服装业代表委员也纷纷发声,为地方“稳增长”建言献策。
北京市政协委员吴立:
希望北京能够打出“时尚”这张名片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传承发展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围绕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市政协委员,时尚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希望北京能够打出“时尚”这张名片。
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吴立带来了一份建议北京加快培育首都时尚产业与时尚消费生态的提案,具体举措包括设立时尚博物馆与专业展示中心,建设时尚科技实验室,培育时尚文化龙头企业和本土时尚品牌等。
谈到提出这份提案的初衷,吴立表示,当前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提升城市时尚消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需要时尚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等做有力支撑。近年来,虽然北京时尚产业蓬勃发展,时尚消费规模逐步扩大,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北京作为时尚消费需求较高的代表城市,对城市消费拉动贡献不足,时尚消费吸引力有待提升。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推进,时尚产业缺乏上下游优势产业链集群,制约着全市时尚产业做大做强。”吴立表示。此外,北京市文化资源与时尚品牌消费之间的产业联系还比较弱。传统商圈的时尚度不足,缺乏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品牌店。
针对这些问题,吴立建议整合首都时尚产业资源,构建政府主导、企业牵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链为基础的时尚产业联盟、文化创意联盟。
此外,吴立还建议要培育时尚文化龙头企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时尚文化品牌,以及北京时装周等专业的时尚产业发展平台。“可以建立时尚科技实验室,对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给予资金扶持,扶持推广以中华传统文化为IP核心元素的时尚设计,培育具有特性的国际化本土品牌。特别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北京文化元素,又兼具国际时尚流行元素的时尚文化品牌,向国内外输出北京时尚文化观念及特色,引导时尚消费升级。”吴立说。
东莞市政协委员吴洋:
以汉服产业发展促进东莞文化影响力提升
《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东莞市将推动制造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的“五化”发展方向,并明确“4+5”产业集群培育,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四个支柱产业集群,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五个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百、千、万”亿级的集群发展梯队。
东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支持制造业企业向研发设计、定制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延伸拓展。实施商标品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服装玩具、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创建国潮品牌。
1月10日,东莞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委员、金融支部主委吴洋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动汉服产业发展 激活东莞文化和纺织服装产业新动能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立足东莞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以汉服产业发展促进东莞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体系的重要表征。汉服产业是传统文化与纺织工业跨界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与时尚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创新产物。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我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63.6亿元的激增。
吴洋认为,东莞有着良好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汉服产业在东莞面临高质量发展的绝佳机遇。
但吴洋也指出,东莞纺织服装产业面临一些难题,如产业资源亟待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同时,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行业外贸依存度高,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突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跌幅较大。此外,东莞市的纺织服装产业还面临着国内外的激烈竞争。针对这样的情况,吴洋认为,通过近年来发展火热的汉服产业,能激活东莞文化和增加纺织服装产业新动能。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和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吴洋认为,推动东莞市汉服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壮大文化与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宣传、文化、纺织服装、商贸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更能为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中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东莞文化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影响力。吴洋提出建设现代汉服文化架构、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汉服品牌体系、打造汉服特色主题商圈、促进汉服供应链协同、集中力量打造东莞高品质汉服文化IP等五项具体建议。
吴洋建议,依托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契机,东莞应推动汉服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活动经费、宣传推广等方面,应支持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汉服专业赛事和汉服服装设计大赛活动,集聚创业创新资源,打造东莞汉服产业设计高地。
同时,借鉴成都池上锦汉服产业文化街区建设经验,打造南城国贸中心等汉服特色主题商圈,集聚汉服商家,营造汉服消费场景,传播汉服文化,打造汉服商品品牌、区域品牌、赛事品牌三位一体的汉服品牌生态圈,为汉服产业的创新发展拓展新空间。通过把虎门、大朗、厚街等专业镇定位为汉服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出台发展扶持政策,在扶持资金、产业空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汉服平台型总部企业,以及“直播带货+品牌营销+线上线下交易”的网红直播平台,打造汉服全产业链生态。
吴洋还表示,利用湾区文化资源和城市形象符号,东莞还可以推动汉服品牌、基地、商圈和旅游景区、文创园区、网红IP项目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等跨界合作,促进汉服周边产业、衍生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品牌拓圈,实现品牌破圈。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