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产品遇到过这些问题吗?来,举个手,说出你的建议,李陵申带队调研标准、检测与质量工作 |
本刊记者-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中国纺织联合报道小组报道
座谈会上,各单位代表介绍了本单位开展标准、检测认证及质量工作方面的经验,并针对当前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当前检测体系和市场监管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强标尚存漏洞 近年来,市场上频有纺织品服装被检测出pH值不合格而被下架的事情,针对这个问题,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王建平提出,理论上讲,纺织产品水萃取液的酸性或碱性过大,有可能造成皮肤表面的菌群失调,但一般纺织产品的水萃取液pH值基本都保持在对人体无害的范围。“现在,除中国外,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水萃取液的pH值作为纺织产品的强制性考核项目。由于这个考核指标的存在,让企业损失很多,因此呼吁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取消pH值检测这个指标。”王建平建议。 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也是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公司高工高铭介绍,去年强制性国家标准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正式转为推荐性标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是因为后续措施没有跟上,导致这个标准目前实施存在较大的漏洞。“这项标准目前在中国属于推荐性标准,而在国际上与之相应的标准却是强制性标准。”高铭举例,近年来,我国花大量财力物力对中国人体数据进行了统计,对服装设计提供了依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该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后,企业可以按国外标准对服装尺码以“S/M/L”标注,给消费者造成困扰,因此建议还是要将GB/T 5296.4进行强制。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天剑也说,在实施国标过程中,常常能遇到国标与相关法规不一致的问题。“例如,新国标规定不需要注明服装的等级,但《产品质量法》却要求注明。”李天剑说。 全国纺织品标委会毛纺织品分会曹宪华谈到,现有强制性国标主要针对化学品的限制,对于物理性能目前仅有GB 31701中的附件、绳带的安全性,而国外对于婴幼儿及儿童产品还有更为严格的强制性要求,建议我国也制定相关的强制性产品标准,防范类似风险。 弱化产品标准 强化基础标准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纺织品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市场上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有不少产品却因不符合标准而无法进入市场。“产品是活的,而标准是死的。”王建平建议,无论是国标还是行标,建议今后要弱化产品标准,强化基础标准,与国际接轨。高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一件服装主体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通常会因为一些非纺织辅料等小细节不符合标准而不得不下架召回。”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所长李卫东则提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适用范围上时有交叉,同类标准同一项目内容不统一,同一产品相关产品标准过多且内容相似,企业在选择产品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 全国纺织品标委会毛纺织品分会曹宪华说,现有的产品检测主要考核产品明示的国行标,对于产品以其他形式说明的一些性能或功能特性,现有可考核或评价的标准较少,市场监管缺乏可参照的依据。 企标亟待加强审核 团标需发挥引领作用 目前,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国、行标,同时为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国家还鼓励企业采用或制定高水平、严要求的企业产品标准,但在实践中,企业标准真正高于国行标的很少,或者说一些企业基于产品多样性的初衷制定了产品标准,但后续可能会把其他常规产品也归在此标准范围中,这无疑降低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座谈会上,不少代表都提出,目前企业标准已逐步取消备案制度,改用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给了企业更灵活便捷的途径,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完全自主,相应的审核和监督机制没有跟上,企业申明公开的标准五花八门,编写水平参差不齐,在国行标逐步放开的情况下,建议加强企业标准的审核与监管。 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日益更新,国行标单一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为满足企业差异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内外销产品“同标同质”,增加标准有效供给,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迫切需要团体标准,在国内市场发挥市场导向和行业自律的引领作用,在国际市场争取更多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 虽然当前标准化法已经明确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但企业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为此,高铭建议制定国家或者地方的奖励制度,提高参与团体标准的积极性。 李卫东也提出,当前团体标准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狭窄,建议着力于扩大团体标准的影响力。 市场需要加强监管 对当前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不少代表反映,标准发布后一般2~3个月才能买到,部分标准甚至要5~6个月才能买到,有的标准到了实施日期还没有出版。为此,李卫东说,实验室能力认证过程比较长,不利于及时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建议采用检测机构具备能力后通过自我声明方式先予以授权,之后认证机构再进行审核。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德良建议,应按检测方法项目对实验室进行能力认证,减少实验室认证手续。 王建平提出,以往的检测认证机构更多的是末端管理,而现在则需要把眼光放在整个供应链上,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更有有价值的服务。 对当前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会代表特别是几家服装企业代表提出了一个共性问题:检测太频繁。“每年有各种机构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抽检,每年次数不少于上百次,但检测结果基本也都一样。”企业代表反映,当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良检测机构,误导了企业对标准的理解,也影响了监管机构的公信力,建议国家设置统一归口渠道,对每年的抽查次数、抽查批次做好规划,并且按照抽查批次的平均结果来发布,而不是按单次抽查来公布检测结果。同时建议产业链前后检测结果要加强互认,避免重复检测,减少企业的检测成本。 针对各位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李陵申非常感谢大家为行业标准化工作做出的贡献。他表示,当前有些属于国家层面的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由于客观原因尚不能尽快解决,但中纺联近年来一直在积极解决。随着当前国家部委的调整,标准化工作还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他希望各单位要做好准备,并从自身做起,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就尽快解决。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成为纺织强国,在这个过程中,纺织标准化体系要不断完善,需要各单位尽心尽力,为强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