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行走在北京的街头,比雾霾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其他。说起北方的时尚,有点尴尬,尤其是令人难捱的寒冬。春天到处盛开小碎花儿,夏天满大街的小鲜肉,秋季长风衣的“欧巴”帅气依旧,而到了冬天,画风突变,集体回归到六十年代——服装只剩长款和短款。
冬装难看,不是羽绒服的错。让一个有爱美之心的人穿上羽绒服的理由只有一个:真心怕冷。秋裤是每个年轻人的宿敌,这话没错。早期秋裤是专门靠着增加厚度来实现保暖功能,越厚越暖和。于是羊绒裤、驼绒裤、大棉裤⋯⋯里三层外三层的臃肿谋杀了一切时尚的可能性。作为一个秋裤深度受害者,我很想问一句:究竟有没有真正的保暖内衣?
近年来,家居服行业在保暖内衣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但“保暖内衣”这个概念仍然没有撕掉“中老年”标配的标签。臃肿、老土的款式占据主流。几乎所有秋衣秋裤的品牌都会给自己加上一个“保暖”的标签,产品是否真的具备特殊的保暖功能性?消费者不追究,品牌商不解释。遇到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保暖内衣的商品时,消费者的信任度低。除了本身的材质厚度和包裹度之外,特殊材质和工艺能带来额外的保暖效果吗?这个认知在多数消费群体中是一个盲点。
今年冬装市场优衣库的一款保暖内衣成了爆款。该款内衣采用四种纤维混纺的特殊制暖方式,“你负责时髦,我负责保暖”的广告打出了一定的口碑。
在“质造”和“智造”席卷全行业的今天,人们不该再活在逐层加厚以求保暖的时代。如果已经具备了功能性保暖材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那么请把这个概念深入地传递给消费者。如果至今仍然没有研发出能让人“毛衣+大衣+围巾”就可以靓丽过冬的保暖服饰,那只能说明,致力于该领域的品牌革命尚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