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1-21


  本刊记者-王利 文/摄

  从废旧纺织品、聚酯瓶到高品质化学纤维,化纤循环再利用行业成为“变废为宝”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行业。尽管仍然有少数人对这个行业存在误解,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个行业,并用实际行动证明,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具有绿色、循环、可持续的鲜明特点,符合纺织新时代发展趋势,前景大有可为。

  当前,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节约资源,加大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近日,2018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州萧山召开。行业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推动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正师职助理员侯晓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体改所循环经济室主任杨春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室主任李艳萍、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供应局副局长高成斌、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周一奇、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永茜、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传雄、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赵庆章、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主任陆秀琴、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等领导嘉宾出席此次论坛。

  “变废为宝”,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据有关数据统计,回收1吨废旧纺织等于降低3.2吨二氧化碳排放,比起填埋或者焚烧的处理方式,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原油资源的消耗等。化纤循环再利用行业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如何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呢?

  改革开放40年,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快速发展,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论坛上,贺燕丽表示,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是纺织工业绿色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废旧聚酯瓶片、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再生化学纤维第一大生产国。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企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科技创新成果日益增多,同时,行业平均能耗和水耗明显下降。再生化学纤维行业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等各环节优势,发挥产业联盟的联合公关优势,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升了产品品质,一系列物理法、化学法回收再利用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技术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产品开发进展明显。再生涤纶利用原料(瓶/片)具备大有光、高粘度的内在优势,采取改性、复合、共混、共聚、异形、有色等单功能差别化新产品,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特别是开发出原液着色再生化学纤维,在满足有色需求的同时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贺燕丽指出,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循环再利用行业将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理性应对原料缺口问题;二是以再生涤纶规范条件为抓手,努力提高全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三是加大对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四是使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

  贺燕丽还作了“中国化纤工业‘十三五’中期评估回眸及展望”的主题分享。近年来,化纤行业产能增长迅速,规模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结构调整和转型、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水平以及品牌、标准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高科技纤维短板、循环再利用体系和水平亟需提高、一些国家政策尚需完善等问题。对此,未来化纤行业将继续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加快突破高科技纤维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全方位促进绿色发展,提高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的规范和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攻克难关,直面新形势新挑战

  当前,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又该如何应对循环再利用化纤行业在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对此,俞建勇作“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俞建勇介绍,2016年我国纺织纤维的加工总量为5420万吨,废旧纺织品回收率不足8%,废旧纺织品的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石油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主要面临回收、技术、市场、经济等瓶颈,下一步应该关注废旧纺织品的分类,针对性地制定回收体系,运用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等回收方法和再生聚酯纤维制备技术,提高废旧纺织品利用率和利用能力,同时,加强行业规范、促进产业升级,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安全评价体系。

  杨春平从宏观政策到具体实现方式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杨春平认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具有质的统一性,并且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未来,要通过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存量以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优化增量,来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体系。而绿色发展要反思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要探寻经济增长、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道路。

  李艳萍围绕新形势下再生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路径作了精彩报告。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我们目前面临着排污许可实施全过程监管、开展无组织排放措施监管,环保税并未“一视同仁”的新形势。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面临排污许可“一证化管理”、排污单位“自证守法”、环境管理总量和浓度“双管控”、排污监管从厂区到生产装置、排污单位守法判定标准加严、企业“账本”要公开、排污“费改税”收税严格化以及超标排污“法律重罚”8项新挑战。因此,有必要实施全过程绿色清洁生产方式。其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倒逼传统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传统行业不断转型优化,引领传统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国际化。

  企业发力,循环再生化纤前景广阔

  企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主体,面对化纤巨头的竞争新挑战和高端客户对再生产品的需求,诸多企业对原有大装置进行柔性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创新,适应行业发展新格局。那么,对于推动再生纤维行业和公司内部健康发展,企业又有哪些诉求和思考?

  陈浩介绍了公司近年的发展状况、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应对思路和建议等。他表示,海盐海利主要从事废旧聚酯(PET)瓶的回收、加工,并以再生PET瓶片为原料生产再生涤纶长丝。2014年海利循环产业园竣工投产,年产量15万吨再生PET瓶片和再生涤纶长丝,全方位打造绿色环保示范园区和智慧工厂。新形势下,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在原料、企业、产品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应提高原料自产率和综合利用率,生产柔性化和产品差别化,全面实施技术升级,向精细管理要效益。陈浩还提出了推进再生聚酯行业规范化整治,加大聚酯瓶再生利用企业税收退减力度,加快再生聚酯瓶片行业标准修订,让PET净片进口政策尽快落地等建议。

  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谢伟提出了母粒助推再生纤维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面对再生纤维生产过程中色母粒与再生料混合易造成分层、头尾不均等各种缺点,他提出了再生重挤切片与母粒转鼓混合、体积式单计量母粒添加系统、失重式单计量母粒添加系统、多计量单色母粒混配添加系统、单计量母粒熔体混合添加系统5个解决方案。目前,苏州宝丽迪已经开发了再生黑母粒、再生高色牢度彩色母粒、再生光致变色母粒、再生纳米竹炭母粒、再生彩色阻燃母粒等多款产品。

  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方能共赢发展。仪征仲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军、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主任陆秀琴、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昌木、国际终端品牌行业从业者段富荣、日本环境设计株式会社社长高尾正树、浙江华瑞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经理郝尚坤分别带来了“再生纤维发展现状及趋势”、“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建议”、“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生产及智能化装备技术”、“国际终端零售品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2025”、“JEPLAN化学法/瓶到瓶BHET回收流程”、“再生聚酯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的主题分享。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化纤工业不仅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还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也取得重大突破。本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全面实行资源节约的循环再利用,切实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化纤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TIPS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分会成立

  在2018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化学纤维委员会年会上,再生化学纤维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分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分会宣告正式成立。

  会上,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当选为会长单位,该公司总经理陈浩担任新一届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分会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林世东担任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李德利担任秘书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李伯鸣担任副秘书长。此外,10家循环再生化纤行业领军企业当选为副会长单位。

  会议现场,新一届分会会长、副会长、委员以及参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协会、分会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坚持绿色生产、绿色制造,建立行业自律,引导绿色消费,重视行业标准化工作;建议加快行业与政策的对接,提高规范条件准入门槛,避免无序竞争;相信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行业在有序健康绿色的轨道上持续发展,必将会有更高、更好、更远的前景。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