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百货商场:藏不住的隐患
文章来源: 2013-07-25


百货商场频繁调整原因探析
本刊记者  董笑妍/文    张彦山/摄
 
    拥抱变化是大势所趋,百货商场的调整亦在情理之中,但是近两年这种调整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抱着“不变等死”心态的商家,其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必然有其客观原因。
外因
逼仄的生存空间
    “新业态,尤其是Mall的兴起给我们传统百货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青岛巴黎春天百货有限公司招商经理赵佳说。在老百姓还没有明确区分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和百货这两种业态时,新业态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生活中。各种大型购物中心在为顾客提供更加生动、全面的购物体验时,也残酷地挤占了百货商场的生存空间。
    集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购物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面积大,可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这些购物中心可以拿出几万平方米来经营餐饮和娱乐项目,给顾客提供更多选择。同时,购物中心内品牌专柜的面积也较大,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更好的购物体验。”赵佳说。顾客可以在购物中心里玩一天,可是传统的百货店针对的仅是他们的消费需求。
    经营面积是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百货商场的经营面积不超过8万平方米,虽然在购物中心的影响下很多百货商场开始尝试引进餐饮娱乐项目,但是在全盘规划方面就显得有些局促。赵佳说:“我们正在策划引进一些高端餐饮来配合商场定位,但是从体量和物业系统来讲我们还无法达到那种层次,商场在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离‘一站式’还差得远。”
    “这种购物中心业态最容易吸引的购物者是中端客层,这也是百货商场的主流客层。在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这种竞争是直接而残酷的。”青岛宝莱百货有限公司商品部主管张建勇说,“现在百货商场的业绩下滑是肯定的,即使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场也难以避免。”
    同时,受打击最严重的往往是那些远离繁华商业地带的百货商场。“我们的商场虽然与一家购物中心相邻形成了竞争,但是也扩大了商业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反而是那些单独的百货公司对顾客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不得不放低进驻品牌的准入门槛。”大商新玛特郑州总店少淑楼层经理杨晓霞说。
    除购物中心外,电商对于百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冲击。“现在很多国际一线大品牌都有海外网络代购,这对商场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影响。”赵佳说。很多商场在最初定位时迷信国际一线大牌,如今在火爆的网购冲击下不得不重新调整品牌布局,适当降低一线品牌的营业面积,以减少损失。
    电商平台俨然是当下渠道、业态中的“红人”,但其对百货商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媒体眼中那样大。“顾客还是需要购物体验的,而网购会使他们丧失这种乐趣。而且,国内的服装品牌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差距也没那么大,几十块钱对于百货商场的顾客来说不算什么。”张建勇说。很多百货商场正在架构自己的网络平台,未来百货商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线上与线下一体化,顾客在网上挑选衣服,到实体店试穿,最终线上线下实现价格与款式的同步。
 
内因
百货业的衰老与雷同
    百货业态的老化一直在持续,这种衰退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在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下骤然显了形,这让很多老牌百货商场措手不及。
    在硬件方面,部分百货公司已经不能满足顾客对于购物环境的需求。进入商场顾客会发现其内部,从地面到天花板的装修,甚至是卫生间的设施都显露出一种古旧感。“即使这些可以通过返修来弥补,百货商场在固有的层高和格局方面也是束手无策。”杨晓霞说。
    此外,很多老牌百货从人员管理到现场的各种服务平台也在逐渐衰退。“部分老牌百货的人员存在老化问题,这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思维模式,这些商场管理人员姿态很高,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商场内品牌的固有化,无法跟上时尚潮流。蜕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北国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百货部商务助理韩松说,“这是现在百货商场进行大调整的内部原因之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调整都是被动的,一些有先见之明的百货公司在未受到冲击前就开始了主动调整。“郑州因为人口众多商业地产方面的压力并没有一二线城市那样大,但是我们早已经开始了商场内部大调整。”杨晓霞说。
    “同质化严重是商场的一大死穴,所以积极调整、错位经营是商场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韩松表示北人集团每年都在进行频繁的品牌调整。
    以北人集团为例,北人集团在石家庄不同地段的商场定位和品牌选择大不相同。旗下北国商城是最受顾客认可的老牌商场,定位于中高端消费客群;益友百货的定位是社区型百货大楼;先天下购物广场的定位是高端商场,引进了大量的国际一线品牌,购物环境优越;而北国东尚购物广场则定位在潮流的年轻客层,其中的品牌和餐饮项目也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韩松说:“明显的差别化调整使得北人集团旗下商场内部不仅不存在客源竞争,还各自成为所在地区的标志性百货商场。”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