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周刊的故事|李梅:一份珍贵的工作名录 |
李梅/文 《纺织服装周刊》原大赛活动部主任、北京左右时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零售顾问 李梅 2008年仲春,彼时我已经在服装行业一张报纸的采编一线工作了七年,感觉职业生涯需要突破一下。那时候,周刊刚刚改版,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需要一个做活动和市场推广的部门负责人,我被行业一位前辈推荐到了周刊。 我来到当时东长安街12号的办公室面试,与其说面试不如说直接交代工作。面试那天我一直记忆犹新,因为出门后,刚好赶上512汶川地震。 上面这是一张图,是我珍藏多年的的“常熟服装城杯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画册的主要工作人员表,作为执行负责人,2009-2011年连续做了三届,算是我在周刊最值得回忆或者值得吹吹牛的一个事儿。 记得第一届启动是在2009年初,我接到任务,要组织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上奖金最高的服装大赛,一定要做到参赛人数最多、作品水平最高。 我硬着头皮接了这“三个最”光荣任务,当时部门只有两个人,我和另外一个怀孕的“兵”谢婷。她已经大着肚子做了好几个活动的执行工作,不能再让她在现场生娃了。为了招兵买马,我把能动用的资源都用了,还有和当时领导一起去招聘会拉人的经历, 年轻人的字典里似乎就没有“难”字,将近三个月的提报作品期间,我们像上了弦的发条一样,四处联系院校和设计工作室,经常被当成骗子,对方一听100万奖金觉得不可能,当时全国大赛的奖金不过几万块。我们扑到各地做路演,动员学生参赛。临近截稿日期,却只见稿件三三两两地寄送到,大家心里慌得不行,沮丧到极点。 后来我们才知道,设计师们是有严重的拖延症的,临近截稿日期,稿件成批成批地寄达,负责收稿的刘昀不停拿着小车去门口传达室拉,那场面不亚于如今“双11”后接快递的“盛况”。初审前我们把所有稿件堆到会议室,全体人员拆分稿件花了整整一天,最终收到稿件数量是1500多份,投稿数量仅次于当时权威真维斯大赛,统计结果出来后,我们集体站在桌子上鼓掌欢庆了5分钟。 第一届常熟大赛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决赛的作品水准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接下来,大赛不断发扬光大,成为行业经典赛事之一。得到业界人士的肯定,是我们工作团队至高无上的荣誉。至今我记得第二届大赛首度在常熟本土举行,是在我心中堪称完美的一届,决赛后法国评委老太太激动地跑过来给我来个法式热吻,说感谢我们给予她这么美好的一个夜晚。 我在周刊三年,大大小小组织了很多次服装设计大赛,得到了非常多的行业前辈和协会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得到了非常多的评委老师和院校的鼓励和鞭策,还有决赛现场都是周刊同事集体上阵。 常熟杯大赛对于行业的意义、对于培养年轻设计师的意义,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只想说对于我的意义,那是我媒体生涯的一次成长经历,从记者转型运营的关键事件,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负责如此大型的活动组织。大型活动的历练确实非常锻炼人,最初的核心团队刘昀、徐松、衣楠三人成长很快,现在虽然团队都离开了周刊,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一定成就。 曾经并肩一起战斗过的同事,热情好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的常熟人民(名字太多了,现在眼前都能浮现你们的脸庞),全国各大设计院校的老师学生,全力支持的媒体朋友。还有负责舞美演出的专业公司一丝不苟的现场工作,现在还记得郎总的一句话:台上的归我,台下的归你。 为了赶进度保质量,我也和当时周刊编辑部美编部吵了无数次架,让你们加了太多的班,改了太多次稿子,现在回想起来,大家都对我们这个不讲理的部门很包容,不是因为对我个人,源自周刊上下十分敬业想把事情做到圆满的工作氛围。 人生的每个令人难忘的事件,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交集,常熟大赛作为行业经典赛事,以“炫”作为主题并延续了多年。每当颁奖盛典结束,舞台漫天飞舞庆典的彩带,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在那一刻都尽情地炫出了自我。 我把最好的年华给了周刊,也从周刊获得了人生最好的体验。 祝周刊20年芳华!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