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周刊的故事|牛继舜:爱屋及乌 |
牛继舜 /文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牛继舜 自2002年我到北京服装学院任教,就百分百使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电子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电子数据库查找资料非常方便,文献可以下载,方便归类整理。但是电子数据库查到的文献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关注的是文献的主题与内容,对于文献出处的关注要比纸质文献弱很多,因为在图书馆里查阅纸质文献时,通常是按照期刊来查找的,对期刊的封面、版式、目录、内容等都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电子文献多是在标注参考文献时才去关注期刊的名称。 我想我是引用过非常多的周刊的文献,但是直到2008年我的学生刘嘉从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毕业时去到周刊任职,周刊的名称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刘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并不是她的专业课老师,但我是她们班的班主任,她是第三任班长,成绩优异,考研时也跟我商量过, 因为刘嘉的关系,我 一是快。我们做学术研究,所看的期刊多是月刊,也有双月刊,其审稿速度较慢,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受到一定影响。而周刊的出版速度要快得多,可以提供最新的资讯。 二是新。周刊有自己的记者队伍,他们思维敏锐,善于 三是广。周刊的文章内容广泛,涵盖纺织服装的全产业链,有宏观也有微观。 四是准。周刊的专业记者们总是能够提供一手的数据,一手的采访,周刊的文章有数据有分析有预测,准确性高。 总之,每次在周刊上查到我需要的主题文献时,我都很欣喜,都会特别标注上,细细研读,经常有很多收获。我在做研究时,会优先引用周刊的文献,因为周刊的文献质量值得信赖,一般不需要再进行核实与甄别。我遇到矛盾的数据和观点时,一般也会以周刊的文献作为评判依据。 时间到了2018年,我带了第一个专业硕士邵园园,巧的是邵园园的校外老师就是周刊的雷蕾主任,这让我和邵园园倍感荣幸和亲切,雷蕾主任亲切和善,总是非常配合北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我再一次地爱屋及乌,对周刊的喜爱更浓。 在《纺织服装周刊》20岁生日这际,我衷心祝愿周刊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以立于时代潮头的姿态,写出新的辉煌!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