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强国之栋】山东康平纳:为中国制造加注“自主创新”标签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11-16


 对话  
  作为陪伴康平纳一路走来的“老人”,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鹿庆福从1998年康平纳公司成立就走进了这家企业。从曾经的泰安毛纺厂下岗职工一员,到今天康平纳集团在技术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鹿庆福亲历康平纳集团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借助企业发展平台,实现了自身的提升和转变。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鹿庆福

  TAweekly:您在康平纳这么多年中,是否感受过企业发展曾面对的困难?您的感受如何?

  鹿庆福:康平纳最早做毛纺,后来又向上游拓展,进行了纺机装备的开发。就在康平纳机械公司成立初期,企业确实遇到了技术开发人员的不足、人才的缺乏等问题。

  要知道,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一个项目或者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康平纳的转型,曾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了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只能一点点与合作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反复验证,目前的成功,是基于企业的摸索。

  TAweekly:作为企业一员,您如何看待康平纳的发展模式?

  鹿庆福:康平纳的发展,由最早的毛纺织向上游拓展,实现了集纺织、纺织染整、智能染整装备制造于一体。我们依托自身在毛纺产业所积累的经验,在纺机研制的过程中能够抓住关键技术点,从市场的角度分析生产什么样的面料需要什么样的机器,深知纺织新品种的加工特点,印染新工艺对机械、电气、自控的要求。这样,研究出的装备也更符合下游纺织企业的技术工艺需求。公司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切实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很好地分散了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

  TAweekly:伴随着康平纳的不断发展壮大,您在薪资待遇、其他福利等方面有哪些切实感受?

  鹿庆福:当然,随着康平纳的不断发展,我们每个员工的薪资待遇都有所体现,除了薪资逐年上升,我们在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也得到了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TAweekly:您觉得康平纳在员工心目中的凝聚力如何?您自己会始终效力这个企业吗?在您看来,作为普通一员可以如何帮助企业发展?

  鹿庆福:康平纳的企业文化使得这个团队拥有了十分强大的凝聚力。企业一直是“以人为本”,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爱心帮扶工程充满人文关怀,企业文化建设较好。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这里,对这个企业充满了感情,自然会一直效力于此。

  我想,作为普通一员,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对企业的回馈,我们也要勤思考,多动脑,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